10月25日(周三)15时,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我首先向各位介绍一下我们正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从10月24日,就是昨天,到今天,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下发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是这次会上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时确定了100所职业院校从明年开始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工作。
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这次会议特别明确了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这样一种形式,要根据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
同时,教育部提出,在这100所试点学校里,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可以工学交替,也可以先到企业学习,然后边学习、边工作,边实习、边完成学业;同时建立半工半读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部提出,这100所试点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特别是教育部提出了对这些学校可以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而不是以前理解的两年或者固定一段时间必须完成某项学业,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同时可以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
大家知道,实行半工半读之后,和我们以前纯粹在学校里学习,从形式到内容,到学习时段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学生考核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同时,还改革招生、学籍、教学及有关的学习管理制度。这些试点学校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实际上,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就是学校和企业来合作、互惠、共同发展,这是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半工半读的一个目标。
在这个会上,我了解到,有很多地区和学校介绍了前期开展半工半读工作创造和积累的非常好的工作经验,比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打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优势。在山东省25个地区都开展了这样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市人民政府介绍了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经验。天津市教委介绍了创新办公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经验,被称为天津模式,这样的经验在全国也引起了很强的反响。
特别让人高兴的是,有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实行半工半读以后尝到的甜头,比如说山东胶南市教委介绍他们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胶南市政府在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当中切实尝到了甜头,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实行半工半读大大促进了我们胶南这样经济尚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吉林公用事业工程学校介绍了他们探索半工半读的新路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经验。大家知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去年我们也实行了短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程,这个工程进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吉林公用工业工程学校介绍了他们很好的经验。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介绍了他们坚持校企结合,实行半工半读,为三峡库区移民就业撑起一片蓝天的经验。大家知道,三峡库区建设以后,大量移民就业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个学校为移民开创一条就业的新路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据了解,这个学校的毕业生100%就业,就业形势非常好,他们的毕业生深受当地欢迎。
另外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介绍了他们帮助农村贫困学生成才就业的经验。大家都非常关注贫困学生,这是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关心贫困学生无非是两大手段,一个是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另一个是政府,这两项结合,贫困生学习和就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就介绍了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另外鲁泰旁氏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了他们半工半读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的经验。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介绍了他们打造职教特色品牌的经验。胶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介绍他们产教一体,就是生产和教育合为一体,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经验。胶南电子学校介绍了他们让更多的贫困生上得起学的经验。此外,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和青岛黄海职业技术学校也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经验。
据我了解,这些地区和单位在会议上介绍的经验,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的兴趣,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几所学校。通过现场参观和考察,大家深深为通过半工半读这种形式,走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这样一条新路感到高兴。特别是这100所学校和其他很多学校都表示,要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探索下去,努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