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旭明:开发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 开辟新就业渠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8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11月28日(周二)15时,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日报记者]:还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明年将会有500万的大学生就业,如果按照70%的就业率算的话,有150万人加入失业大军,教育部对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具体的举措?还会继续扩招吗?

    [王旭明]:今年的11月20号,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之前,我们教育部成立的叫做“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网站正式启动。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自到教育部站在我的这个位置上按动了这个网站启动的电钮。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本身全社会就业的形势应该说也比较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多出来82万人,就业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就此,教育部和有关部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社会和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而不光是教育部一家。因为专门有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由十几个部委组成的一个组织,来研究和部署这样一项工作。应该强调这几项工作:

    第一条,大家知道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现在的问题是把这些政策和措施做实、做细、做深。比方说对自主创业毕业生的相关优惠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出台的。目前是怎么做实、做细、做深的问题。

    第二条,怎么适应产业的发展需要,努力开发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举个例子,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选派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到国外担任汉语教师,所谓的“国际汉语志愿者”等等,这样一些具体的政策。

    第三条,大力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切实加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计划经济时代包分配,按计划分配,现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学生,就业是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鼓励大学生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岗位,作为政府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这是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的一项工作。我特别要说的是,建立高校就业网络联盟,创新服务机制和手段,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已经确定把2007年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全面服务年。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集中力量做好信息服务,特别是在月初,教育部在这个会场里召开了就业工作会议,同时启动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这个网络的优势就是利用搜索引擎、远程面试和网格三大技术实现网络招聘求职的常年化,而不是每年几个月做突击性的工作,促进信息化服务建设的重大进展。

    我昨天看到了信息处的同志给我提供了网民的很多问题,其中有很多的网民说,现在有一些地区召开招聘会,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成千上百人堆在招聘台前,学生很不方便,也影响招录人的工作。我们认为,教育部有关部门大力提倡网络招聘的形式,通过网上找到自己合适的网络。 大家知道,我们的网络联盟有国家经贸委所属国家重大企业都在我们的网上,大学生就业服务网上,他们的用人信息、供求信息都在上在上面有所体现。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来实现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