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5日下午3点,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请问杨司长,我们知道现在高校的体育运动一直开展不错,现在在高校里面体育运动会开展的非常好,比如今年亚运会第一枚金牌来自清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现在大学生篮球联赛开展的非常好,请杨司长介绍一下高校体育运动队的建设情况,并请您谈一下看法和期望?
[杨贵仁]关于高校高等运动会,我们从1986年在山东掖县,国家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开了一个会,加强学校的课余训练,从那时候我们就开始试办高校高等运动会,通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模式。确实我们高校不仅能培养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也能培养高水平的优秀的体育员人才,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可能知道,今年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冲亚成功了,打到甲级队去了,这支足球队是一直在学校培养起来的。
通过二十年的实践,在2004年,我们跟国家体育总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共同下发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的文件,根据这个文件,在去年全国通过专家评估我们一共有235所高校获得了举办高水平运动会的资格。我们的项目基本上包含了世界大运会的所有项目,各个学校对举办高水平运动会也非常重视,好多学校把举办高水平运动会作为提升自己学校知名度的一个举措或者平台。我们现在高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许多高校都达到先进水平,在国内也是先进,我去看了以后,如果说原来我们高校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条件方面受到一些限制,现在我们在体育场馆方面,绝大多数举办高水平运动会的高校条件非常好,不比社会上的差。另外,高校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许多高校都利用社会力量在支持这项工作。
现在我们的高校在举办高水平运动会方面,唯一不足的就是教练员队伍可能比体育总局系统的水平要低一些,当然也有一些高水平的教练员,总体来讲要低一些,这恐怕是目前情况下在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会发展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首先得有高水平的教练,这个方面我们现在要加强力度,我们通过体教结合,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吸引一些优秀运动员到高校任教,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我们现在的赛制也建立起来了,比如说大学生篮球联赛,还有飞利浦的足球等赛制建立起来了,因为高水平运动会,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也要遵循体育的规律,培养人才还是高素质的优秀体育人才,还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和训练、竞赛关系处理好,要完成学业,这样才能办好高水平运动会。
另外,我们必须按照体育的规律,如果高水平运动队没有正常的赛事,没有实战经验,也不行,我们现在在逐步完善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也鼓励高水平运动队积极参与国家级大型赛事。总的情况,现在形势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要规范,包括从招生方面,包括从运动员的培养方面,我刚才讲了学训矛盾要解决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会,要充分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我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高校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人才,这肯定是一个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将来肯定对我们国家竞技体育事业是一个很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