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6年水上运输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介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第一个问题,请问徐部长,我看到资料上的数字显示,2006年因为水上事故死亡376人,平均每天有1人死亡,这种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请问怎么样控制事故的高发?怎么样建立长效的机制?第二个问题,请问宋局长,刚才说到我们要实施建国以来最大的考古项目“南海1号”,我们对此问题比较关心,请问这次要投入多少打捞力量?要持续多长时间?打捞的任务是什么?

    [徐祖远]谢谢光明日报的记者,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去年发生水上运输船舶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是376人,比前年下降了21.5%,前年死亡479人。在死亡人数这个指标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您刚才问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很严峻?当然,每一条生命的失去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但是,在国务院明确的四大应急突发事件中,水上运输船舶发生的死亡人数相对来说还是低的。前年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得到,是2天3个人,沉船是3天2条船的状况。去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海上受到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力的挑战,海上船舶风险在任何国家、任何水域都是同样遇到的挑战性的问题。在这个方面,主要是看我们搜救的成功率,2006年救助成功率有较大提高,达到了95.7%。所以,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每一个海上的遇险人员都能够得到成功的救助,是我们的最大快乐。我们也会为此不断地努力,尽可能地减少海上遇险人员的伤亡。

    “南海1号”北宋沉船是1986年发现的,经过20多年来的保护、探摸和勘探,国务院文物保护部门终于决定对这条船实施整体打捞,打捞的实施者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交通部领导非常重视这个打捞工程,要求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要全力以赴完成这次打捞任务。这次打捞古沉船具有很多重大意义,也有非常强的新闻性,因此今天我不便于说得更多,希望在实施打捞以后,各位记者能够广泛地采访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