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立长效机制使生产运行和海上活动安全得到保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介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第一个问题,近年来中国水上安全得到了根本改善,刚才徐部长也具体说了海上搜救的体会,请部长更进一步介绍一下中国水上部门的做法和经验?第二个问题,去年救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是预防,请问刘局长,海事局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

    [徐祖远]谢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搞好水上安全和搞好其他的安全工作一样,主要是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什么是水上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呢?就是围绕水上安全的目标,通过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一是不断地完善水运基础设施,二是提高和丰富救助手段,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四是规范水上安全生产活动的整个机制,这样一套完整的营运机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效机制,从各个方面使生产运行和海上活动的安全得到保证。

    保证这个长效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二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水上安全的责任体系,这个责任分解到所有与水上安全有关的责任人;三是要有一套完善的运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水上安全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2006年全国海事系统在水上安全管理监督方面,按照中央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水上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抓的是船舶管理与船员管理和安全畅通的环节,按照部里确立的“四区一线”的重点水域,“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季三节”重点时段,“四船一链”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管理。

    全年监管船舶进出港查验船舶1300万艘次,就是说平均每天有3.5万多条船进出港经过检查,合格出港。船员管理方面,我们大约有154万船员,去年全年经考试对海上船员发证2.6万人,内河船员发证4.2万人,经过审核并取得国际安全管理证书的国际航运公司186家,这是建立长效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刚才徐部长讲的长效管理机制方面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首先把好船舶的航行安全关。在船舶整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联合几个部门,关闭了400多家船厂,禁止200多艘船只航行,从源头上把好船舶的质量关,这是通过船检的环节做的。

    在航标助航设施方面,去年一年管理航标数比05年增加17.2%,已经达到3980个。我们国家现在的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站已经基本建完,能够覆盖沿海的所有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