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部02年至06年为农民办实事67件 均已得到落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1月25日(周四)下午3时,农业部举行第一场“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王辅捷就农业部“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和发展现代农业等有关方面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提到今年农业部继续为农民办16件实事,据我了解去年农业部承诺为农民办15实事,请问发言人去年的15件实事落实了没有?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近几年,从2002年开始,农业部每年都要为农民办若干件实事,已经形成了传统。据统计,2002年是13件,2003年是11件,2004年是13件,2005年是15件,2006年是15件,如果再加上今年的16件,加起来一共是83件。83件实事基本上都是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从2002年到06年的67件实事都已经得到落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2006年的15件实事,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农民的培训和提供农业技术服务。从去年办的15件实事以后,我们统计了一下实施的效果。从培训农民来讲,培训了20万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了400万户;完成了3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转移就业260万人,专业就业率达到85%以上,这叫阳光工程;培养了10万农村实用人才;渔业系统对沿海11个省区市12万海洋捕捞渔民进行了职业安全培训;结合各种配方施肥的完成为4千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的服务,培训了80多万人才;为渔民提供了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服务,培训农民达13万户。在全国建立了200个水稻栽培和机械化示范县,同时启动了全国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项目试点。另外还组织了禽流感新型疫苗活动,现在已经有五个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实用以前我们都进行培训,以使农民正确使用。

    第二大类是关注革命老区和藏区县的农业发展。通过为革命老区办实事,2006年为革命老区安排投资3.4亿元,支持老区的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扶持了武夷山区等革命老区的发展。同时利用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德国援助资金在湖南的保靖县建立了农业示范基地,为84个藏区县的农牧民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赠送了科技直通车、计算机设备等,为四川甘孜州的农民安装了太阳灶。

    第三大类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知识服务。我们安排了2千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15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50个县级的农业部门进行“三电合一”(电视、电脑、电话),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给予支持。同时推进农业报刊和科技读物进村,向湖北恩施、江西宜丰等16个县,大约2千个定点扶贫村赠送了《农民日报》和《农民文摘》。同时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农民赠送了图书,600个村建立了600个科技书屋。大体上,去年的15件实事主要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实事都是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直接受益,也加深了我们从中央机关和农村群众直接联系,加深了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所以这种形式还要坚持下去。所以2007年我们继续实施为农民办16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