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证券时报协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发现双创之星》系列活动现场,VIVA畅读新媒体创始人韩颖向在场的大学生和创客们分享起他的“创业观”。 曾先后参与亚信科技、中国联通公司创建的韩颖,对于互联网,尤其是中国互联网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在谈及“互联网+”时,他更愿意称之为“+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他认为,现在很多传统产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产品延伸。例如优步通过互联网促进交通业发展,其过程都是发现了一个新的需求,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便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产业融入其中。如果你是传统的产业,想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那么今天的机会或大于那些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例如大家熟知的华为手机Mate7,这款产品问世以来,改写了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 面对场下的大学生,韩颖表示他理解青年人对创业的渴望与激情,但个人原则上并不特别赞成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不是特别高,比尔·盖茨虽然创业成功,但个别案例不具普遍性。他认为,创业首先要看是否有“刚需”存在,因为这种需求将反复折磨着你。创业有时就像谈恋爱,你是不是对他(她)真的朝思暮想,如果不是那就先不要创业。 韩颖认为,创业前,做好心理准备很重要。创业是一种责任,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要找人才、找资金,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每个月,能否定时发给员工足够的工资,这本身就意味着责任。在今天创业大潮之下,尤其互联网创业如火如荼,韩颖更赞成大学生到创业公司里工作、学习并成长,一边熟悉创业公司环境,一边观察创业者是怎么经历创业发展历程的,这有助于提高创业能力。 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约有7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不少互联网企业又急需专业人才,供小于求的局面,导致不断引发互联网公司间的人才抢夺战。韩颖建议创建互联网大学,开设创业、创新等专业和课程。高级互联网人才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如何拉近高校与市场的距离,解决互联网急需人才,是“互联网+”繁荣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