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建议政府对金融“走出去”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加快政策性银行海外机构网点的布局建设。第二,要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第三,对“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不仅是贷款的支持还应包括投资、担保、直接融资等一系列融资手段的协同配合。第四,从支持“走出去”的环境建设来讲,建议希望中国有更多服务类型的中介机构“走出去”,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第五,大力支持中国标准 “走出去”。标准是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专家观点
提几点建议:一是贸易规则和制度安排,希望政府能够多参与,包括大家提到的投资保护协定。二是税收的问题,项目在国内研究是可行的,到国外就不可行,很大的问题是在税收上。第三个方面是涉及到中国信保的。中国信保承担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责任,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对中国信保的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四是要用好政府的力量,发挥好市场的作用。
专家观点
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核电市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首先是新技术。在福岛事件以后,新建各国都明确要求把先进性和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目前能够“走出去”的基本上是三代先进的核电机型,对我们和欧美发达国家都是一样的。第二个新趋势是从以往的比较纯粹的总承包方式向EPC带资,甚至于向股权投资、BOO的方式转变。三是对经济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新兴国家发展核电,目前出现了两种比较有特点的模式。
专家观点
提几点“走出去”的政策建议。一是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推动中信保承保政策突破。三是建议提供资本金的投资支持。四是建议给予项目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完善中国核电技术的标准体系,提高中国核电的制造水平。六是建议加大对华龙1号的支持力度。七是建议加强对外宣传和公关工作。
专家观点
现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因为他们不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力量,尤其是使领馆的力量发挥不够。还有就是发挥商会的力量。尽量减少中国企业的内耗,避免中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专家观点
在国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PP模式已经成为国际承包市场上取得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的重要模式,因而PPP 模式也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成为海外项目发展的趋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中的融资模式创新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专业咨询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深远的发展。

王秀江
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装备部副主任、煤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专家观点
五点建议,一是尽快出台现代煤化工相关产业政策。二是坚持先示范后推广、有序发展。三是给予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积极的财税政策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创新,鼓励技术装备自主化。五是加快制订现代煤化工产品技术标准。

魏 飞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观点
中国的这种新型煤化工的突破还是要从战略高度上来讲,就是中国未来需要什么,这一条腿我认为除了我们可以现在石油便宜可以进口一点,或者是将来页岩气便宜进口点以外,那这条腿的目的并不是说中国要做的很大,做成巨无霸,我认为这样才有机会。

吴 吟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专家观点
我是赞同发展现代煤化工,因为他前面的路子是很长的,我们做好了以后完全可能就是我们走出去的一张王牌,他这种带动力量是很强的,我们缺水肯定会想办法在研发一些低耗水的技术,应该说还是需要加强研发的。

任相坤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十二五洁净煤主题专家组组长
专家观点
现实你不管怎么样,国家行为也好,企业行为也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已经这个样子了,我们必须要重视他,要注重现在不要光谈现在煤化工,我们国家毕竟有10%的煤,包括现在冶金做成气化,这个产业升级一定要重视。

侯祥生
新奥集团能源院研究员副院长
专家观点
我们在高温下用氢气做加氢气化技术,拿出来也是PX和PTX这个做的很好,你把高附加值的做出来,最后出来的也是半焦。做煤化工没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行的,不管后面再怎么发展,气化做不好后面做的再好他效果上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