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建议政府对金融“走出去”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加快政策性银行海外机构网点的布局建设。第二,要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第三,对“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不仅是贷款的支持还应包括投资、担保、直接融资等一系列融资手段的协同配合。第四,从支持“走出去”的环境建设来讲,建议希望中国有更多服务类型的中介机构“走出去”,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第五,大力支持中国标准
“走出去”。标准是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专家观点
提几点建议:一是贸易规则和制度安排,希望政府能够多参与,包括大家提到的投资保护协定。二是税收的问题,项目在国内研究是可行的,到国外就不可行,很大的问题是在税收上。第三个方面是涉及到中国信保的。中国信保承担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责任,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对中国信保的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四是要用好政府的力量,发挥好市场的作用。
专家观点
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核电市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首先是新技术。在福岛事件以后,新建各国都明确要求把先进性和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目前能够“走出去”的基本上是三代先进的核电机型,对我们和欧美发达国家都是一样的。第二个新趋势是从以往的比较纯粹的总承包方式向EPC带资,甚至于向股权投资、BOO的方式转变。三是对经济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随着新兴国家发展核电,目前出现了两种比较有特点的模式。
专家观点
提几点“走出去”的政策建议。一是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推动中信保承保政策突破。三是建议提供资本金的投资支持。四是建议给予项目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完善中国核电技术的标准体系,提高中国核电的制造水平。六是建议加大对华龙1号的支持力度。七是建议加强对外宣传和公关工作。
专家观点
现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因为他们不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力量,尤其是使领馆的力量发挥不够。还有就是发挥商会的力量。尽量减少中国企业的内耗,避免中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杨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专家观点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只是一个起点,之后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了。因为,在我们作为参照系的各个国家,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情况,这项制度本身也在各国不断地进行探索完善。
未来中国的金融改革可能是需要从强调金融要素转到强调金融服务功能。
刘长春
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金融法制司司长
专家观点
从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演化过程中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的作用来看,肩负早期纠正和一定处置职能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发挥它的作用,在金融安全网当中它的功能发挥是很有效的。
王科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法规部副主任
专家观点
不管这个制度将来怎么样发展,或者将来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但是建立了存款保险基金这个基本制度,确实是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我们开始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处置问题银行了,以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专家观点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后,就可以提供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而且,建立起存款保险以后,通过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使广大百姓受益。
何平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专家观点
我主张有一个宽泛期,比如三年之内有银行倒闭,只采用收购与兼并的处置办法,而对客户就是五一原则。这样,银行可倒闭,而公众无损失。
再就是设置过渡银行来处置倒闭银行,通过政府和央行在设定的短期内对比问题银行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处置,减少破产银行的负面社会震荡。
魏本华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专家观点
咱们的底线说得很清楚,千万不要发生危机,这就是底线,如果一旦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机构破产的事件,会动摇金融市场,我觉得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我们的手段可以特别,可以特殊,应该给管理机构相应的比较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