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左岸】:

关于应往届大学生及社会青年创业,希望政府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1、资金:加大创业扶持或优惠政策力度,创业贷款发放额度。这样可以解决创业中最大的难题,增强创业动力。 2、项目:帮助创业者找寻更多的创业项目,很多创业者苦于没有创业项目,或对创业项目的真实性不确定,无法或不敢开始创业。 3、技能培训:开展更多的创业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有效技能培训和指导。谢谢。2015-03-08

网友【蓝蓝】:

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残疾人整体水平较低,在就业过程中天然处于劣势。近年来对残疾人的政策越来越多,但用人单位的观念转变也至关重要。大学生就业面临失业的窘况于残疾人大学生而言更是成倍扩大,普通大学生就业难,残疾人大学生是难上加难。而同样经过培训的残疾人和正常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用正常人。这是一种社会常态,导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推进阻力很大,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的原因,也不乏执法力度疲软,用人单位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后果并不严重。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能够更加注重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加大对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帮助,使更多残疾人可以通过劳动改变命运,而不只是被动的期待慈善的救济。2015-02-23

网友【琳琅满目】:

希望新的一年里,祖国越来越兴旺,年轻人就业前景越来越好!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只要生活越来越好!2015-02-19

网友【群众】:

每年过完年企业都会出现用工荒,而求职者都求职难,这矛盾就在于企业需要的是技能人才,所以解决这矛盾的方法就是培训求职者的职业技能。政府可补贴求职者培训费参加培训班,或者补贴求职者生活费,让求职者去企业边培训边实习。只有调整员工职业技能结构,才能促进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2015-02-15

网友【自强不息】:

希望国家对我们残疾人就业方面,能出台一些好政策,鼓励我们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机会,还有希望政府能对一级的重度残疾人加强民生保障,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朋友们,他们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帮助他们同全国人民一样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谢谢!2015-02-10

网友【阳光下的小花】:

鼓励创业,可以适量提前退休年龄,让新一代成功接班。2015-02-09

网友【利剑出鞘】:

近些年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关于支持创业的政策,这是件令所有创业者都感到欣慰的事。我建议我国应采用“一带一培”的方式。所谓“一带一培”就是指让有创业想法或创业意愿的人到相关企业去学习、实践,因为很多事情只有亲自去做了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做准备,哪里有危机等。这样既是在考察创业者,也是在培训未来的企业家。同时在配上创业贷款政策,不就可以圆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吗。2015-02-06

网友【lear】:

就业不仅仅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和国家的大事,提高就业和消除各种潜在的就业歧视,对维系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现在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单位都会组织体检,其中有些行业的一些单位的体检要求并不符合国家对相关行业的要求。这可能是求职人本身具有某种疾病或者经过多年的劳动积劳成疾,最终影响求职人就业。我设想,每一个需要就业的人,由国家根据行业制定体检标准,根据体检情况颁发统一的健康证,只要就业人员符合国家相关行业的规定,并持有健康证,用人单位就不得擅自提高体检标准或者再进行重复体检,并直接或间接的以健康不合格为理由拒绝从业人员就业。另外,用人单位也不应该保留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这些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应该由个人或者监管机构持有,而且也不应该参与到健康证的申请过程中。当然,在申请健康证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某些制度执行,以确保证件的公信力。2015-02-05

网友【sdud】:

1.创业大厅的设立。从行政办事大厅和人才交流中心得来的灵感,由政府建立模仿行政综合办事的模式在某一场所设立类似交流中心的格局,提供给广大创业者、经营者、天使基金、民间资本等来进行交流、寻找合伙人、合作伙伴、寻找资金、技术等等的平台,大家有一个场所可以互相交流,互补不足,还可以扩大人脉、寻找商机。2.政府所承担的角色。整合所有资源,集合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一起进驻设立窗口,提供快速贷款融资通道;提供法律支持建立信任;定期举行创业交流会,仿照人才交流会,项目人员对接;组合中小企业资源,形成集团优势。3.民间资本的参与。政府将民间资本拉进来加入到众创空间之中,由政府审核的项目企业资质,评出风险等级,面向广大群众招募,类似于众筹的模式,由政府来把关风险,又有合理的投资回报,不怕老百姓不来投钱。(既对传统融资渠道银行形成了竞争压力,也有利于打击非法集资)。2015-01-31

网友【liuyu】:

我是一个肢体三级的残疾人,希望国家能对我们残疾人就业方面,出台一些好政策,给我们残疾人多点就业机。2015-01-31

网友【蛐蛐王】:

眼下社会焦点多集中在年轻人就业上,这固然是对的,但是年长者的就业也不应该被忽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行业,比如餐馆服务员,普遍要求30岁以下,而40、50人员一旦失业就几乎没有再就业的可能。因此,国家应根据年长者的不同情况,如学历、以往工作经验等,提供不同层次的、带有一定公益性的工作岗位,如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这可以合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发挥年长者的工作潜力,不然,他们就只能无奈地盼着早日退休领取养老金了!2015-01-30

网友【勤奋】:

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扶持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增加培训,提升众多残疾人员参与社会的能力!让大家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5-01-29

网友【文人】:

建议国家关注下残疾人就业,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由于经济开发的落后,残疾人就业率较低。望国家能慎重考虑西部地区的平稳和安康,给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共同维护西部稳定。2015-01-28

网友【红色湖湘】:

1.树立创业典型,用成功的事例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2.加强价值引导,改变中国传统就业习惯。3.加大政策扶持,在税收、资金、水、电、费、厂房、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与创业者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创业孵化器,实现实验、办公、生产的高度集约化。4.引导多元资本参与鼓励创业的行业中来。成立专项的风险投资产业集团,定向培育和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市场前景不错的创业公司和个人。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保障创业资金用在刀刃上。5.政府做好服务工作,定期跟踪、监管创业者的创业情况,为创业者解决实际的困难。2015-01-28

网友【锦囊中华包】:

B,政府扛旗,三五一起(双管齐下): 1.对于有创业想法,并目标相似一致的个人,可以先向所在地区政府报告和填写创业信息,政府按照创业信息相似程度分类,再将创业者归类组合;2.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只箭易折,十只则难折,政府根据创业者个人意愿,对愿意共同创业,按照政府编排一起创业的进行编组;3.当地政府对小组创业情况和发展状况实时跟踪调查,积极帮助创业小组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为创业保驾护航,对于创业成功的小组,予以嘉奖和宣传;4.政府组织编排下的创业者联合小组,在创业成功后,应该积极投入当地发展和建设中,积极支持当地政府发展民生和公益项目,回报政府的扶持和帮助。5.政府可将就业和创业也作为公益慈善的一类项目,借助社会公益慈善力量,积少成多,从而转量变到质变,使就业和创业既是全社会投资项目,也是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条件成熟,还可以对捐助者返利。2015-01-27

网友【无语】:

当前网络鱼龙混杂,找工作也是如此。如某些招聘网站上面有些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或故意拖延签订时间;劳动时间过长不给加班工资,收取培训费用。大学生当前缺少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被传销和骗子利用。请工商部门对于老百姓的诉求加以解决,在大学课堂和高职课堂讲解防骗知识等。政府人社部门可以为应届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正规公司信息为他们服务以提高政府公信力!2015-01-27

网友【锦囊中华包】:

A.促就业与保创业同时推进(两业并进):1.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就业和创业情况的不同,从当地区,同类行业中选择组织创建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企业公司及就业和创业者三方一体的特色就业,创业研究部;2.针对每个地区的就业和创业发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由研究部及不同职能的成员共同商议,给出方案或将问题和难题系统的归纳总结;3.对于当地研究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难题再逐级上报,并按照上级的意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予以解决;4.各地促就业、保创业研究部可以按照自我所需和本地区发展情况,通过灵活联合,自由结合取长补短,相互支持扶持,推进地区间就业人员互流和创业人员交流合作;5.鼓励企业公司在日常交流、外联过程中节约资金,并将这些资金上捐政府,政府利用企业公司捐献的资金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成功后需要回报社会,加入捐献帮助下一批大学生创业或就业。2015-01-27

网友【许可证】:

适当放宽创业资质门槛,根据具体项目、具体资质来做,避免造成资质大的公司成本浪费,而小型团队又因为资质不够,无业务可做,有些小型项目可试探着交给一些小型团队去做。2015-01-26

网友【微言大义】:

现在国家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创业机会,也有小额资金扶持,但是经营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希望再多些创业指导!2015-01-25

网友【今爷】:

毕业好几年,渐渐从一名职场新鲜人变成了老员工,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在转换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针对校园和职场的差异,在此提出我自己的一个建议: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和企业间的合作,推行企校合作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在校学生开展带有工作体验性质的培训,每学期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让企业员工对学生进行实际工作方面的训练,以及开展一些针对实用业务的培训课程。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从理论带进现实,尽可能缩短进入社会之后的适应期。临毕业前,到合作企业实习半年,实习结束,企业出具标准化的鉴定书。机制如果推行开来,鉴定书就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对学生之后的就业能起到实际帮助。201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