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官员:警惕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一哄而起

2016-11-19 09:0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字体: 打印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张学勤近日在由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瞭望智库联合主办的第31次文津圆桌论坛上表示了“担心”,担心地方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过度一哄而起”。

今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上述论坛围绕”打造特色小镇:特点、难点与对策”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防止所有的城市都千城一面”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张学勤介绍说,浙江省开展的特色小城镇得到了中央肯定。去年中财办专门对浙江的特色小镇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充分调研,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对浙江特色小城镇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浙江探索有一年多的经验,今年从全国在搞试点,大概五年时间全国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基本要求是地方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这是核心。城市也得有一定规模,发展有一定潜力,通过这样的培育带动全国其他地方特色小城镇的发展。10月13日,中财办、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部门在浙江杭州召开了特色小(城)镇经验交流会,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也于同日对外公布。

张学勤表示,特色小镇的培育首先要强调“特”。他说,有独特产业支撑其发展的小城镇,才能有长远的生命力。同时,在建设风貌上,小城镇也要独特,“防止所有的城市都千城一面。”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太大,小城镇的规模、基础、区域不同,差异化也很大,全国小城镇有几类,包括服务农业的小城镇、围绕特色的文化风貌资源的旅游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小镇等,“这些小城镇走到这一步都各有特色,不管是有区位优势还是其他资源优势也好,都很有特色。”

要警惕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一哄而起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表示,需要高度警惕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哄而起。

他解释,一方面,工商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商在寻求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从大城市转到特色小镇、小城镇寻求出路,很多所谓的特色小镇、小城镇发展基本上还在搞物理空间建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寻求经济的增长点也加剧了此类现象。同时,发展对象不清晰、门槛过低、对小城镇发展规律不够等原因,也是容易导致“一哄而起”。

冯奎说,如果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模式没有改变,就容易导致过热。他建议,地方省市制定的有关小城镇的政策,以及相关部委的支持政策,要特别突出创新、绿色的发展道路,“如果现在一哄而上造成了大量浪费,就彻底违背了搞特色小镇的初衷。”

同时,政策组合上要有完整周密的体系,“浙江的特色小镇,从前到后有非常深厚的政策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的小城镇发展战略、主导产业集群,到开放经济等形成了深厚的政策积累。但是在很多地方只是学了皮毛,然后就在搞特色小镇,这样很危险。”他建议其他地方在研究支持特色小镇过程当中要进行大量的政策储备,否则不能够轻易上马。

在倒逼机制和政策支持的延展上,冯奎说,一方面,要建立倒逼机制,“允许去申报,但若一两年创建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把给你的政策收回,同时还要给予一些警告。这样就避免了没有退出机制,大家都争一个帽子,找到了一些政策支持,争了帽子睡大觉的情况。”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发展不是一两年,国家层面要有持续政策,避免某些地方为了争取一个时间段入选而一哄而上。

“让市场决定这个特色小镇能不能做得下去”

针对担心特色小镇“一哄而起”的问题,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建议,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

他说,项目的选择是头等大事,在政府和企业起的作用中,后者作用更大。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提供公共产品,扩大税收的基础,政府选择特色小镇会有考核目标,在此基础上有个发展目标。剩下所有的事情应交给企业,要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让市场决定这个特色小镇能不能做得下去,做不下去就要退出。

退出机制要求现金流分配权要明晰,现金流的分配权、所有权怎么定,需要政府花很大的心思来设计,怎么样和企业把利益分配得更好,“政府和企业合作的话,期望企业和政府共同兜底,而不是只有政府来兜底。政府最好是提供一定的支持,以固定上限的所有权或者利益分配权,剩下的交给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吴卫星说。

关注特色小镇的“生态价值”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邢军表示,“特色小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产业价值,将来在这个地方投资会形成的规模和产生的GDP,除此之外还有生态价值。”

他解释,特色小镇是在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逆城市化方向,很多人就愿意到有特色的地方去就业、居住、休养,这就是对生态的追求。“我们认为,在逆城市化过程中要关注生态的价值。打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我们提出要关注生态价值。”

邢军进一步解释,有了生态价值的基础,地方政府做规划、企业投资、银行支持就有了评价的抓手,有了指标,解决了目前土地财政怎么做的问题。“土地财政在一定时期历史使命在某一方面已经有约束,怎么找到新的突破,生态价值能够带来新的生态现金流、生态金融、生态财政。”

据悉,论坛邀请了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等有关部委领导,以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学者、企业人士等。

责任编辑:刘啸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