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08年春节特别策划>> 春节溯源
 
元宵节吃元宵由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到了吃元宵(即“汤圆”)的时候,这个节令食俗举国一致。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呢?

    天津市民俗专家高成鸢解释说,汤圆曾普遍叫“元宵”,这个词儿本意是“上元节之夜”,“上元”是灯节,精彩活动在夜晚,所以叫“宵”。后来此夜吃汤圆的习俗大流行,便管特定的吃食也叫“元宵”了。

    高成鸢说,有人说唐代有吃“粉果”的习俗,推想就是元宵的前身。可靠的记载见于宋代,有著名诗人周必大的诗为证。诗曰:“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诗的题目有些啰唆:《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坐间成四韵》,但却透露了“元宵煮浮圆子”是前人没有谈过的。

    “元宵”的名字明代普遍流行。《明宫史》说:“初九日后,吃元宵。”还有详细的描述:“其制法,用糯米细面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元宵又叫“汤圆”,清同治年间的《巴陵县志》说:“‘元夜’做汤圆,即呼‘食元宵’。”周必大诗句说“团圆事事同”,是说元宵之夜月是圆的,汤圆也是圆的。吃汤圆的意义,还是过年的主题:象征团圆。

    说起汤圆,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掌故。话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心虚加嘀咕,手下逢迎者引《巴陵县志》说“圆、元语同又有完了义”, 出馊主意愣说“元宵”谐音“袁消”,乃诅咒之词。袁听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汤圆”。但这个传说一直未见文字依据。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