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流行性感冒患者增多。那么,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预防治疗流感?下面介绍一些方法。
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增强抵御流感的能力呢?可归纳为以下几句话:冷水洗脸,热水泡脚,干毛巾搓背。即,每天尽量用冷水洗脸,增强面部皮肤和鼻黏膜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既提高抵御流感,还可改善睡眠;每天临睡前和早晨起床前用干毛巾搓背,可通过刺激背部腧穴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改善环境对于流感预防也很重要。首先是熏醋法。在流感流行季节,可在室内熏蒸食醋:将盛有食醋的容器放在电炉或暖气上熏蒸。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幼儿园、小学校这样易感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及有老人、孩子或体弱多病者的家庭。食醋熏蒸有助于造成不利于流感病毒生存的环境,阻断流感的传播。其次是空气适度加湿(30%—60%),保护呼吸道黏膜,减少流感病毒感染机会。
再说一下流感初发时的应对措施。当感觉到怕冷、鼻塞,但嗓子不疼时,可用葱白2寸、生姜5片,加红糖适量煮水喝(煮15分钟左右即可),喝姜糖水后最好盖好被子卧床发汗,切勿着凉;初得流感时,可采用临睡前热水浸泡小腿和足部的方法,也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当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切勿乱用中药或抗生素。例如,在仅见怕冷、流涕而没有咽痛症状时,不应随便用双黄连或板蓝根冲剂。板蓝根属于清热解毒药,在没有“热毒”之象(如咽喉肿痛)时不能用。抗生素也不可滥用,在仅见高热而不能确定合并细菌感染时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势必造成人体正常菌群生态的破坏,导致患者抗病能力下降,易发生反复感染。此外,感冒期间,尤其发热时,应进清淡饮食,忌食羊肉、牛肉、鱼类及海鲜等属“热性”的食物或“发物”,以免加重病情。感冒期间应保证休息,尽量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
在出现流感高热时,值得推荐的疗法是服用中药汤药。流感病毒由于突变快,变化多端,往往让现代医学束手无策。中医学独辟蹊径,抓住了人体在健康与疾病转换过程中最根本的因素——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抗病反应,达到治愈流感的目的,而且花钱也很少。(中国中医科学院 罗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