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旗帜 伟大的道路 伟大的复兴
——李盛霖在党的十七大分组讨论时的发言
我听了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所作的报告,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感到十分鼓舞、十分振奋。这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报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报告。我坚决拥护这个报告,也完全同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完全同意十七大对党章的修改。
党的十七大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长远的高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向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昭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面,对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谈六点认识。
第一,党的十七大的鲜明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这个主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的深刻内涵就是“三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和信心。非常必要,非常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以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党86年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创新。以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政治坚强、领导有力、经验丰富、作风务实、团结干事,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使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党的十七大在科学总结改革开放29年历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推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全面贯彻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深刻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又一个丰碑。我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在全党牢固树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切实做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第四,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党的十七大全面部署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个方面的任务,明确提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两个关键: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必须做到“一个推进”、“三个提高”,达到“三个转变”。“一个推进”即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个提高”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些任务和要求,对于我们交通工作中抓什么、怎么抓,怎样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十七大报告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明确了六个方面的任务,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向,意义十分重大,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决心和信心。
第六,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报告对改革开放29年历史概括了十条经验,对新时期新阶段概括为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仅继承了十六大的提法,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概括为“五个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四个必须”和“四条要求”。报告最后提出的“四个一定要”非常深刻。即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理论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都很强。十七大通过后,这个报告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动纲领,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政治宣言。我们一定要继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交通实际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工作中指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在部署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工作中,明确提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这是对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也为今后交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交通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三个服务”,促进了公路水路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公路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国高速公路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开始,预计今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可达5.3万公里。其中十六大以来的五年中新增高速公路2.8万公里,占全部高速公路的53%。现在看来,国务院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至2030年达到8.5万公里的目标完全可以提前实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列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国,8.9万公里;第三是澳大利亚,1.9万公里;第四是加拿大,1.7万公里;第五是德国,1.2万公里。目前,全国有19个省(市)高速公路达到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发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占公路通车总里程6%的高速公路承担了25%的公路运输量。原来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30公里/小时,现在大约为60公里/小时,增长了一倍。
二是农村公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农村公路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非常薄弱。过去明确规定农村公路由县、乡、村为主组织建设和管理。从2003年开始按中央要求,交通部门组织了农村公路建设。2003年至2005年3年中,新建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比1949年以来53年的沥青(水泥)路总里程还要多。从2006年开始,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明确“十一五”期间实施千亿元工程,即中央五年拿出1000亿元,配套地方各级资金,实现3个目标:一是全国所有的乡镇基本通沥青(水泥)路;二是东、中部地区的建制村基本通沥青(水泥)路;三是西部地区建制村基本通公路。按照这3个目标,“十一五”时期大约年均新改建农村公路24万公里。从去年和今年两年运行情况看,进展非常顺利。去年完成32万公里,今年至少可以完成30万公里。到去年年底,全国已有10个省实现乡乡通沥青(水泥)路、3个省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通沥青(水泥)路。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公路的建设都得到加强。全国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86.4%。与此同时,农村客运同步发展,全国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车率已达84.5%。
三是港口发展基本适应了近几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量增长很快,其中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都是靠水运实现的,港口的发展非常关键。五年来,新扩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33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7亿吨。新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000公里。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30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万公里。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64亿吨,是五年前的2.76倍;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13亿标箱,是五年前的4.22倍。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有13个港口跻身亿吨大港行列(美国仅有5个),比五年前增加了5个。其中有8个港口吞吐量超过两亿吨。在全世界,按货物吞吐量排位前10位的港口中,中国有7个(其中上海港世界第一,年吞吐量4亿多吨)。按集装箱量排位世界前10位的港口,中国有5个。
四是桥梁建设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全国有各类公路桥梁53万座。近年来,我国特大桥的建设水平进步很快,特别是大跨径斜拉桥体现了世界先进水平。去年统计,排位世界前10位的大跨径斜拉桥中国有6座,包括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海杨浦大桥、徐浦大桥等。明年上半年将通车的苏通大桥,主跨长1088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斜拉桥;明年将建成的香港昂船州大桥主跨径1018米,将列世界第二;2010年建成的鄂东长江大桥主跨径926米,将列世界第三。
五是水上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显著提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了水上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的建设,成功地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海难救助和油污染处置行动,保护了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五年来,我国船舶进出港数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6倍和1.3倍,而水上交通事故件数下降31.7%,死亡人数下降23.3%,沉船艘数下降13.8%。2006年组织海上搜救1620次,是5年前的11.7倍,成功救助1.68万人,救助成功率95.7%。
五年交通工作的实践证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坚持结合实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交通发展就可以做到又好又快。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工作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为动力,进一步抓好“三个转变”,推进“四项工作”,不断提高“三个服务”水平。“三个转变”即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四项工作”即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特别要结合交通工作实际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和谐,进一步创新交通公共服务体制,健全完善惠及全民的交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安全监管中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满意放心的运输服务。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辉煌前景。交通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接再厉,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提供保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