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十七大代表选举>> 代表风采
 
十七大代表风采录——陆会胜: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从2002年3月任船长5年多来,陆会胜带领“大洋一号”远洋科考船圆满完成了6个航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考察任务,累计海上工作925天,航行128000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创造了多项航海和大洋考察之最。特别是2005年历时297天完成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实现了我国几代海洋人提出的进军三大洋的夙愿,为我国和平勘查大洋深海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是陆会胜船长在操纵动力定位系统(8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春香 摄

这是2005年,陆会胜船长(左二)在海上召开科考船主要领导成员会议。 新华社发

    新华社青岛9月17日电(记者徐冰)“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名句,放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船船长陆会胜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从2002年3月任船长5年多来,陆会胜带领“大洋一号”船圆满完成了6个航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考察任务,累计海上工作925天,航行128000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创造了多项航海和大洋考察之最。特别是2005年历时297天完成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实现了我国几代海洋人提出的进军三大洋的夙愿,为我国和平勘查大洋深海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12月17日,是一个永载我国大洋科学考察史册的日子。这天,“大洋一号”稳稳停在印度洋洋面上,目标是抓取2430米海底的一个直径30cm、长70cm的活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陆会胜紧盯着监视屏幕,用对讲机指挥驾驶台控制船舶。屏幕中的“抓斗”一寸一寸靠近烟囱体。抓斗成功合拢,这是我国首次采集到热液硫化物烟囱体样品,这种深海资源样品,目前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采集到。

    这次成功要归功于陆会胜探索出的“海底摄像斜移操船法”等一系列大洋科考船舶操作模式,在首次环球科考中,这一模式操作的动力定位系统共配合调查作业245次,累计作业900多小时,没有出现丝毫的差错。国家海洋局的一位海洋科学家说:“小陆把‘大洋一号’变成了一枚‘定海神针’。”

    像陆会胜这样持有高级船长证书又有丰富驾驶经验的船长,是国内外航运公司争抢的热门人才。几年来,有数十家航运公司期望他能加盟,有的许诺每年20万美元的年薪,但陆会胜从未动心。陆会胜淡淡地对记者说:“刚做这一行时没多想,现在,我熟悉和喜欢上了‘大洋一号’。船有很多,能为国家进行大洋科学考察的船只有‘大洋一号’。”

    每年出海200多天的陆会胜,把对母亲、妻女的情感深深地藏在心底,用另一种形式展示对家乡、亲人和祖国的热爱。陆会胜利用“大洋一号”中途物品补给停靠就近国外港口的时机,把“大洋一号”变成了展示中国的窗口。

    几年来,“大洋一号”在南非开普敦、密克罗尼西亚的波纳佩、牙买加的金斯敦等地举办过多场形式多样的开放日活动,先后接待过多位外国政要、外交使节和数千名海外华人华侨和当地居民。 所到之处, 中国的“大洋一号”都被亲切地称为“科学之舟”、“友谊之舟”、“和平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