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两个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3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李斌、张景勇)在连续空缺6年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8日“花落两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双双摘取2004年度技术发明奖的最高奖项。

    由于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双双”空缺,这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格外引人关注。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由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等主持完成。成果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走出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潜在市场每年约10亿元。此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我国是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由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等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高性能炭/炭刹车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以前,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垄断了国际市场,并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中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及装置实现了炭刹车副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高技术封锁,确保实现我国数百架进口大型干线飞机炭/炭刹车材料国产化和国家航空战略安全,在国防上更具重要意义。该项目的成功不仅开辟了我国高性能航空炭刹车制造新产业,而且对航天、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二等奖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2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44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8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完)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关于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