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航天员全部出自“飞行员摇篮” 空军航空大学
新华社长春10月13日电(王晨、志强)12日一大早,地处吉林省长春市的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的演播大厅热闹非凡。“中国航天员在这里起步”专题座谈会,伴随着神六发射的进程在空军航空大学举行。费俊龙和聂海胜当年的老领导和老战友作客演播厅,与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的领导和学员一道观看神六发射,畅谈飞天梦想。
当火箭发射升空成功那一刻,全场起立鼓掌,场面十分热烈。现场的每一个人都露出了笑容,很多人眼里含着泪花。尤其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当年的老领导和老战友,一起为“费聂组合”喝彩。作为承担神六载人航天任务6名航天员的母校,学校全体师生都为费俊龙和聂海胜感到骄傲和自豪。
空军航空大学基础训练基地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作为一名老飞行员,作为基地的一员,今天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我们基地过去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将军的摇篮’、‘英模的摇篮’,从神舟飞船升空那一刻起,又成为‘航天员的摇篮’。”
费俊龙和聂海胜的战友有些都留在了空军航空大学工作,他们都表示为战友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高兴。
观看直播节目过后,在场的女飞行学员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向费俊龙、聂海胜等师哥学习,刻苦训练,矢志飞行,刻苦训练,为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打下坚实基础,为国争光,为母校争光。(完)
母校战友说:费俊龙常“加练” 聂海胜很“刻苦”
新华社长春10月13日电(朱万鹏、董黎明)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以及其他四名航天员都曾在“飞行员的摇篮”--地处吉林省长春市的空军航空大学学习。在神六发射成功之后,当年的战友激动地回忆起费俊龙、聂海胜两人当年刻苦训练的情形。
费俊龙正常训练结束后总是一个人“加练”
姜长林是费俊龙当年学习时的队长,他说:“费俊龙是第24期6队的学员,我得知这次他要去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后,激动得一夜没睡。他有着飞行员共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从来不在困难面前退缩,训练时手上的泡磨出了血,费俊龙就用胶布把伤口贴上接着训练。那时候我就对他的印象特别深,费俊龙的战友和领导都对他特别好。”
据姜长林回忆,当年训练的时候,费俊龙手腕上绑着砖头,双臂平伸,为的就是训练臂力。当时的费俊龙身体很瘦,为了能在体能训练中赶上战友,正常的训练结束后,他总是一个人“加练”。
聂海胜“腿上的沙袋没白绑”
提起聂海胜,他的第一任队长陶兆成总结了两个字“刻苦”,他能克服眼前的种种困难,把“苦”都“打跑”了。那个年代,训练设备没有现在先进,更多的是靠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陶兆成回忆说,聂海胜在长跑的时候,总是在双腿上绑上沙袋,训练单双杠时,聂海胜双手起了“泡”,有时候血在不断地流,但聂海胜从来不叫苦,不喊累。聂海胜生长在农村,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陶兆成说:“这些苦他没有白吃,终于换来了今天为祖国增光添彩的一刻。现在设备先进了,技术进步了,新学员更要有聂海胜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