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20日电 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勘查,新疆已发现138种矿产、4000多处矿产地,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区。
这是记者在20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得知的。
解放初期,新疆基本上是一片地质空白区,打开当时的新疆地质图,只能见到几条稀疏的地质路线和零星矿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地矿局发现和评价了一大批能源矿产,缓解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的紧张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矿局先后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超大型、特大型和大中型矿床,开创了新疆地质找矿的新纪元。喀拉通克铜镍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大批矿床的发现和评价,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区。
50年来,新疆地矿局完成1∶100万、1∶50万、1∶20万区域水文调查166平方千米,基本掌握了新疆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概况。在基础地质和地质科技方面,新疆地矿局16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自治区、国土资源部和原地矿部的奖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党组书记李琳说:“截至目前,新疆已发现138种矿产,4000多处矿产地,1059处矿床。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全国第二位的有9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0种。”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新疆矿产勘查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加快新疆煤炭、钾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家投资开发公司、神华集团、鲁能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新疆,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记者曹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