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最重要的鞋出口基地闽南地区共出口成品鞋8.6亿双,价值20.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和27.4%,出口价格也上涨了8.8%。
鞋业是闽南地区传统优势与特色产业之一,产量和出口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晋江市是著名的“中国鞋都”,年产量7亿多双,产值超15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旅游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厦门海关的统计分析说,该地区前3季度成品鞋主要集中在橡、塑制外底及鞋面的运动鞋靴和用栓塞法装配鞋底及面的橡、塑鞋。美国是关区成品鞋最大出口市场,出口平稳增长,均价上涨明显。今年前3个季度,厦门关区对美出口成品鞋2.57亿双,价值6.48亿美元,分别增长17.8%和26.1%,出口均价为2.52美元/双,上涨7.0%。受欧盟对进口中国鞋贸易保护影响,厦门关区成品鞋对欧盟出口数量增幅不明显,出口均价大幅上涨。前3个季度共出口欧盟1.44亿双,价值4.78亿美元,分别增长4.7%和40.8%,出口均价为3.32美元/双,上涨幅度高达34.4%。
专家认为,一方面中国鞋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质量不断提高,出口欧盟的鞋单价明显提升,说明中国鞋业的竞争力正在加强。
但是鞋企对市场开拓充满忧虑。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始欧盟取消了对中国鞋类产品的配额限制,但对进口中国鞋实施贸易保护的力度却与日俱增。今年2月1日起,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实施为期一年的预先进口监控;6月30日欧盟正式宣布对我国出口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7月7日欧盟再次发布公告称,对来自中国的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下旬,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调查已经进入实地核查阶段。据中国皮革协会表示,欧盟还有可能对中国出口的纺织面料鞋设限。中欧纺织品纠纷已告一段落,欧盟的注意力向中国鞋转移。如今,对于国内制鞋企业来说,欧盟从劳保鞋开始的反倾销调查大棒,似乎在宣告中国鞋类产品出口欧盟的道路坎坷。
对此,厦门海关专家建议中国制鞋企业应沉着应付,积极做好应诉准备。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欧盟反倾销措施的进展,谨慎签订与欧盟企业的长期订单;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加强开拓美欧以外出口市场,分散风险。另外,政府部门和鞋业协会也应做好相关工作,如及时发布最新信息,组织企业应诉,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等,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殷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