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讯 记者王智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高峰会上说,现在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非常关注。对这个问题,应避免简单化的看法。
他表示,发展债券市场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通过一些外部约束,使商业银行重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国际经验表明,当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和好企业开始更多地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时候,银行自然会觉得必须进一步面向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就是说,市场分段是竞争机制“挤”出来的。
周小川认为,现在商业银行认为对大型企业、好企业贷款是改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的努力方向,所以我国的四大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都很重视对大企业、好企业的贷款,这种判断和做法没有错。但是,一旦大企业、好企业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债市融资,商业银行对大企业、好企业的贷款就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会得到信号,必须设立中小企业部,加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另一种办法就是发行中小企业债券。中小企业债券通常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的债券,在实际操作中风险较高,容易出问题。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机制,发行中小企业债就不那么简单,匆匆发展中小企业债就难保不出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银行对大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十分注重,这在一定程度的确影响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如果能让大企业尽量以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银行自然会努力寻找新的客户。今年央行推出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就为大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的融资通道,但这还不足以让大企业主动离开银行,所以大力发展更为便捷的企业债券,应是让银行改变客户群体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