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金融证券
 
 
医药行业业绩分化 中成药仍一枝独秀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7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22种抗生素类药品零售价格降价引起人们对相关药业公司的广泛关注。沪深股市共有99家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和13家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根据对这些上市公司近期报表的统计,可以归纳出医药行业具备以下特点:

    增收未增利业绩分化

    今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医药企业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3.93%,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67%,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112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盈利的有100家,亏损的有12家。其中利润较上年同比增长的有53家。

    医药类上市公司上半年来的这些业绩表现,表明了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仍处在一个业绩分化的时期,各个公司业绩表现差距较大。在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中,双鹤药业和浙江医药的增长幅度名列前茅。双鹤药业上半年净利润15258万元,同比增长785%,主要原因是由于转让资产使得利润净增1.35亿元。而浙江医药由于新药FED的上市,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739万元增长到3545万元,增长380%。在利润大幅减少的公司当中,海王生物最为突出。海王生物由2004年中期盈利1220万元,到今年中期亏损9297万元。原因主要是计提南方证券投资减值准备5403万元以及计提亚洲资源股票跌价准备4678万元。

    中成药仍然一枝独秀

    从医药产业的各子行业的统计资料来看,化学制剂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最多,达56.38%;排在第二的是中成药产业,利润同比增长13.45%。

    但如果在刨除个案因素以后,中成药产业的同比利润增长最大。化学制剂增长56.38%的主要原因是双鹤药业的个案影响较大导致(该公司由于转让资产使得利润净增1.35亿元),另外三精制药是借壳上市,其壳天鹅水泥2004年中期亏损。如果排除这两个公司的影响,化学制剂类公司增长实际为1.19%。

    在医药制造类当中,目前中成药行业仍然一枝独秀。今年上半年,中成药的利润取得了同比增长13.45%的良好业绩,也是惟一一个保持收入与利润平衡增长的子行业。在整个大行业中,每股收益排在前三位的马应龙、同仁堂和云南白药都是中成药企业。

    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外,化学原料药仍然未走出行业低迷的态势,业绩同比减少15.61%;生物制品类公司的业绩差异较大,由于三九生化等公司亏损,使得整个子行业业绩同比下降26.20%;而医药流通类企业由于上下游的压力,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至今仍未走出困境,业绩同比下降24.85%。

    行业政策将影响未来

    行业政策对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态势的影响将在下半年开始显现。药品降价通知已在9月28日公布,此次遴选品种的降幅平均约40%左右,低于4、5月份传闻的60%的降幅,但品种基本一致。由于此次降价的产品主要涉及抗生素及部分生物制药,所以受影响最大的当数抗生素制剂药企业和部分生物制药企业。中成药和原料药的价格不在调控之列,但预计因价格传导也会有所影响。由于调的是零售价,而多数被降价品种的出厂药价已较低,药价下调的大部分影响将由代理商承担。 目前受影响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集团、浙江医药、丽珠集团、京新药业、北生药业、复星医药等,另外,恒瑞医药、现代制药也有部分抗感染药物受影响。

    由于早在4、5月份,有关药品降价的传闻即已在市场广泛流传,导致当时医药股全线下跌。我们认为,药品降价的预期已经在股价中基本反映出来了,因此,现在的股市不会有过于激烈的反应。(邹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