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 为改善水源“量少质差”困扰城乡发展的问题,四川省广元市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50万人的饮水问题。
广元市247万农村人口中,仍有119万余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隐患。目前,城区饮用水供给主要存在水源地水质差、水源地地下水水量不足、供水管网老化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广元市将筹措资金1.77亿元,重点解决饮水水质不安全的50万人口饮水问题;到2020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119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元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功能区划及确界立碑工作,确定水功能区各规划水平年水质管理目标。供水工程取水点要建立水资源保护公示牌,城镇重要饮用水源由政府设立保护区;切实开展水源地保护区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保护区内溪沟农田灌溉废水排放量,降低水源地河段非离子氨浓度等;按照划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加强定期定点监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水质状况;进一步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并逐步实现保护区内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原则,制定合理水价,解决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促进供水工程良性循环。
同时,市供排水公司已着手对水源进行除锰、除铁处理,改造现有部分锈蚀严重的管网;市环保部门正努力加大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范围和频次;市水利部门加大自备水源关闭力度;水利、环保、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水源地污染源的监控管理,防止发生事故性排放。
此外,该市积极开辟新的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经过综合论证比较,确定嘉陵江为该市集中式供水的主要水源,白龙江、鱼洞河为补充水源,并制定了白龙江、鱼洞河两处新水源地取水方案。(张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