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再次拉响禽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搅得人们心惊胆战、如临大敌。禽流感在全球呈蔓延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的同时,人类流感大流行近期也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指出:2005—2006年流感病毒又有新变种“登场”,新的病毒菌株为甲 型加利福尼亚病毒株。流感和禽流感有什么关系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贺雄说,人禽流感病毒可能是人和禽的流感病毒遇到一起所产生的基因重组,因此预防流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禽流感的发生。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主任赵敏也认为,流感症状重、病程长,使人免疫力下降,可以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感染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和流感的症状很相似
自今年春季以来,全球的禽流感疫情有迅速蔓延和多点发生的特点。迄今为止,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导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情,全球已有1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1人死亡,病死率约51%。但这些患者都是被动物传染的,目前尚未找到人与人传播禽流感的迹象和证据。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专家贺雄介绍,人禽流感的症状和流感十分相似,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肺部感染。但医生要确诊人禽流感还需要通过实验室的血清学化验。因此市民很难自我鉴别。
贺雄认为,预防人禽流感的最好办法有三:一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二是不提倡带病坚持工作,感冒患者要尽快回家自我休息、自我隔离;三是接种流感疫苗。尽管目前的流感疫苗只能预防季节性流感,但研究表明,人禽流感是人和禽的流感病毒遇到一起后出现了基因重组,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这种基因重组的概率大大减少。据介绍,今年冬季的全市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已全面展开,市卫生部门在全市设立了400余个接种点为市民接种,目前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据统计,全市已接种近40万人。
专家介绍,发生流感大流行有四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具备病原体条件,即流感病毒发生重组、变异或形成新的亚型。其次,人群普遍易感。第三是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是病毒具有高的杀伤力,造成社会人群中高死亡率。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每30-40年发生一次,现在距离上次流行已近30年的时间。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一回事
流感作为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会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家庭中的孩子、老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因为这部分人群在感染流感后容易诱发诸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的并发症有300—500万人之多,25—50万人死亡,其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占绝大多数。然而,生活中,很多人误以为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认为感冒严重了,开始传染流行开来,便成了流感。对此,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敏指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据介绍,感冒分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普通性感冒两种。从本质上来说,流感是由一种急性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发病有季节性,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人患流感后产生的免疫力强,可维持8—12个月;普通感冒则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大,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的,没有季节性,且症状较轻。以散发为主,传染率只有10%,不会引起大的流行。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据统计,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可患2~4次感冒。
赵主任说,流感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感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感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感相似,但由于禽流感是近年来刚刚来到人间的新病毒,人类普遍对它缺乏抵抗力,接触后容易感染。
据了解,就症状而言,流感病情较重,恢复较慢,主要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咽痛、全身乏力、酸痛、不想吃东西,以及其他一些类似于感冒的症状。而普通感冒表现症状单一,发病周期短,通常表现为咽喉痒、鼻塞和流鼻涕,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容易治愈。普通感冒患者一般可以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一周以后即可痊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预防流感
赵主任提醒,千万别小看流感,它除了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外,若不及时控制,病毒易侵入各个脏器,引发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原来就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流感无疑是雪上的那一把“霜”。赵主任指出,流感的暴发期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流感易感人群包括一老一小:抵抗力低下的新生儿、婴幼儿,65岁以上老人。此外,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糖尿病、肾炎等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的肿瘤、哮喘、风湿病患者亦在易感人群之列。
赵主任说,预防流感没有什么独门秘笈。最平常、见效的方法便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通常也被称为预防流感的“三道关”。对易感人群而言,较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注射疫苗,目前正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时机。当然,不论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人们都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下列措施预防流感:平时注意居室通风和保暖,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非去不可时最好戴口罩。如果身边有流感病人则应及时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加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如保持良好的休息睡眠、合理饮食等。再就是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学会经常清洗上呼吸道,减少细菌、病毒在呼吸道内的存留。
赵主任强调,无论是流感、普通感冒和禽流感病毒还是其他病毒,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攻击人类,所以人们没有理由放松警惕,要提高认识,加强防范,做到有备无患。她同时指出,这些病毒无论传播多快,传染性多强,只要人们有充分的认识,有良好的心态,有科学的防范措施,就能将其有效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