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区域经济
 
 
发展饲草玉米是西南生态区的重要选择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11月2日电(记者周芙蓉、李忠将)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气候条件,扬长避短,发展适应性强的饲草玉米,是西南生态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中国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2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院士、专家学术报告会上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食用粮比例明显下降,肉、蛋、奶需求显著增加。

  而传统草食牲畜的养殖“靠天养畜,全年放牧”,导致饲草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冬春季节,每年都有大量的牲畜因牧草缺乏而严重掉膘,甚至死亡。不仅如此,由于畜牧业对天然草料总量需求大于供给,采取季节性超载过牧,造成草山、草原出现严重退化,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荣廷昭指出,这种高耗粮的养殖模式,给饲料粮带来巨大压力。西南地区阴雨寡照、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无霜期长、热能相对丰富的特征,很适合优质饲草的生产,所以,这些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快养殖业特别是草食牲畜的发展,以促进生态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2004年,通过在四川雅安和云南元江的实践证明,饲料玉米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全年亩产量达15吨以上,可青饲、青贮、晒制干草。

  荣廷昭认为,对新型饲草玉米的研究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设固定的种子繁殖基地,加强制种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完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与畜牧生产、科研推广等部门联合,形成“种、养、加”结合的一条龙产业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