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度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金依赖程度高低的指标体系,由二个量化指标组成,即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GDP的对比值,是用于衡量该国(地区)经济的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低的指标之一。由于对外贸易分为进口和出口两部分,因此相应的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其计算方法是进、出口总额分别与GDP的比值,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更重视出口依存度,它比外贸依存度更强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外资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与GDP的比值,该指标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国外投资依赖程度高低的指标之一。
对外开放度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水平,计算方法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该指标既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又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的依赖程度。因此对外开放度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经济外向程度甚至汇率的选择都有很大关系。如果当前要对延边州对外开放度简单下一个过高或过低的结论,都是不合适的,关键是要看对外开放度提高背后的深刻内涵,结合延边州对外开放的实际成果,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一、延边州对外开放度的现状
(一)开放度呈波浪式发展。1989年前,延边州的对外开放度没有太大进展,到1989年只有9.1%,到1991年迅速升至16.9%,延边州的对外开放度随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详见附表),从附表可以看出,上升的趋势明显,幅度较大,到1994年,延边州的对外开放度达到了44.6%,为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又陡降到20.9%,在随后的几年里,对外开放度始终在20%左右徘徊。2004年开放度升至26.5%,形成了一个新的起点,说明延边州2004年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二)目前延边州的对外开放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附表可以看出:整个吉林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并不高,与延边州相比,1992年以前略高于延边州开放水平,1992年以后除1995年和2003年以外均低于延边州开放水平,可见延边州近几年的经济开放水平在全省是领先的。
(三)外贸依存度增长明显高于外资依存度。从附表可以看出,近几年延边州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特别是出口,今年1-9月份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2002年出口总额的1.6倍,达到了2003年出口总额的1.2倍。但是,延边州近几年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缓慢,1994年-1997年是延边州利用外资额度较大的几年,随后逐步放缓,2004年达到近几年新高为5029万美元,最高的1996年曾经高达1.3亿美元,是2004年的2.7倍。可见,近两年延边州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利用外资的增长。从附表可以看出,在1998-2004年间,延边州的外贸依存度从16.6%上升到24.4%,而外资依存度始终稳定在1.8%-3.3%之间。可见延边州近几年对外开放度的逐年上升主要是由外贸依存度的逐年上升拉动的。
二、延边州对外开放度的特点
(一)对外开放度提高是延边州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成果。
1.延边州对外开放度提高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近几年来,延边州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正是延边州不断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结果。它表明,延边州经济已经告别了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发展模式,走上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道路,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世界各国、地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利用外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2.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伴随着延边州迈向国际贸易和吸收外资强州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州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近30年时间里,延边州已经成为省内吸引外资较多的市(州)之一。近些年延边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和直接利用外资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据统计,1990年,延边州进口总额仅为1232万美元,出口5158万美元,到2004年延边州进、出口总额达到20550万美元和36699万美元,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15.7倍和6.1倍。截止2004年末,外方在延边州实际出资已达到51858万美元,当年延边州利用外资5029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41.3倍。近几年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延边州经济总量的增长。
3.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意味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2004年,延边州的出口总额已经占到了全州生产总值的21.5%,进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8.8%。从全省范围来看,2003年延边州进出口总额为40848万美元,在全省9市(州)排位第二,仅次于长春;2003年延边州直接利用外资达到4271万美元,在全省位居第三,低于长春和吉林。利用外资的其他各项指标,如三资企业的审批和注册、合同利用外资额、外资到位率等也逐年上升。延边州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就业、缓解了社会压力、增进了百姓福利;正是扩大开放,使延边州潜在的优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
(二)出口大幅攀升,但出口商品、出口国别单一。
1.近些年出口大幅攀升。据统计,1996年-2004年延边州出口总额增幅分别是:3.3%、18.7%、2.2%、21.7%、18.2%、4.2%、15.6%、28.8%、30.4%,近两年出口大幅攀升。
2.出口商品较为单一。据延边州今年1-9月份海关统计资料,全州出口前三种的商品是:木制品出口9544万美元,占出口比重27.5%;纺织原料及其制品出口5724万美元,占出口比重16.5%;农产品出口5190万美元,占出口比重14.9%。这三种商品出口额所占比重达58.9%。可以看出,延边州的这种出口结构基本属于初级产品出口,而且会导致对一些重要产业的产品出口依存度偏高,如果个别产品出口出现波动,就会影响整个出口的总量和发展趋势。
3.出口国别比较单一。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州出口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延边州对亚洲市场的出口继续保持绝对优势,2004年对亚洲出口比重高达63.6%,其次是欧洲为27.3%(俄罗斯占对欧出口额的57.8%)。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其他大洲的出口总量相对较小。
(三)利用外资曲折增长。
1.利用外资保持增长的态势,2005年迅速下降。1994年到1997年的四年间,延边州直接利用外资出现过一个高潮,分别达到了6760万美元、7831万美元、13386万美元、9453万美元,而1999年到2001年延边州利用外资形势一度低迷,逐年下降,2000年只有2875万美元,形成一个低谷。从2002年开始,延边州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利用外资总量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了5029万美元,较2000年增长74.9%。但今年以来,延边州利用外资情况不尽理想,1-9月实际利用外资390万美元,同比下降53%,降幅之大,近年少有。这与外商在我国东部的投资,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个区域的聚集度愈来愈高,已经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状况有很大关系。
2.外资投向集聚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正快速向国内转移,外资投向主要集聚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从2004年来看,延边州当年共新签协议数99个,其中第二产业63个,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就占了62个,几乎是全部的比例,第一产业只有12个,第三产业占了24个。从外方实际出资额来看,2004年新签外方实际出资额为5029万美元,其中第二产业3769万美元,占全部实际外资额的74.9%,制造业3759万美元,占第二产业的99.7%,占全部外方实际出资74.7%;第一产业只有101万美元,第三产业1159万美元,分别占全部合同外资额的2.0%和23.1%。从外资投入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目前的第二产业仍是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第一、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3.延边州外资来源渠道仍较为狭窄,亚洲投资唱主角的格局没有改变。延边州引进的外资主要来源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占了全部外商投资的89.0%,而仅韩国就占到全部投资的63.1%。从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来自亚洲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达535户,占全州的93.4%,其中韩国、日本、香港占主导地位,外商投资的企业个数分别为417户、46户、25户。可见,外资来源主要分布在亚洲,外商投资国别(地区)也相对较为集中,外资来源渠道尚显狭窄,这种形势不利于延边州利用外资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不利于躲避地区性的各种经济领域风险。
三、处理好延边州对外开放度和依存度关系的几点建议
外贸依存度既可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又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的依赖程度。因此,该指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该指标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融入世界经济程度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高,受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
(一)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要设法减小对外的依赖程度。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投资的同时,要注意减少对其的依赖性。我们要建立的是开放型经济,但不能最终形成依赖型经济,完全离不开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结构差异大的经济产业,在扩大对传统市场出口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市场多元化步伐,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出口产业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分散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降低对个别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在引进外资方面,一是要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领域,加快第一、三产业的对外开放,加大第一、三产业的引资力度;二是要不断拓宽外资来源市场,不能仅局限在亚洲几个国家或地区。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降低对国外投资的依赖程度。
(二)延边州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要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从另一个角度讲,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也恰恰反映出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偏低。内需不足强化了本地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延边州应该立足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现实,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延边州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在坚持扩大内需的同时,发挥外贸、外资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且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要适时对延边州对外开放政策和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是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开始建立的,在处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以及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上,还需继续积累经验,必须加快形成完善的开放型经济调控机制,及时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准确定位对外开放目标。从延边州范围来看,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有利的外部条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延边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动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及时预见外部风险和冲击,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和外贸、外资、“走出去”等具体政策,发现并解决对外开放中的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确保全州经济安全、快速发展。
(四)要合理化解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贸易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护措施调查等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延边州必须要注意和面对的。这就要求延边州的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更要注意国际市场的新标准、新规则,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扩大对传统市场出口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完善国内出口产业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分散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等。
(五)着力引进国内资金,提高现有产业水平,为吸引外资夯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并且主要是民营资本。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民营资本存在投资禁区,在东部甚至还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大量的东部资金在寻找出路,在投资地的选择上不如外资苛刻,要求相对较低,更趋向于投资欠发达地区和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因此,相对落后但具有较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地区,更易得到东部地区资金的青睐。
江西的发展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江西在大幅度引进外资之前,首先是东部资金最先眷顾,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国内资金率先进入江西,进行产业结合,使其产业水平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和基础,并逐步吸引外商的目光,使江西成为国内外资金投资的热土。2003年,江西省利用国内省外资金700亿元,内资依存度达到24.7%;外资依存度虽然只有4.9%,但实际利用外资高达16.64亿美元,是我省实际利用外资额的3.3倍。因此,对于延边州这样欠发达地区而言,在大规模引进外资之前,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好国内资金,充分发展现有产业,提高产业水平,为大规模引进外资打好基础。
延边州各级领导审时度势,年初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工作思路中就提出,要坚持“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国内外并举”的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贸易拉动投资,以投资促进产业。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延边州今年内资投入成效显著,1-9月在省外国内招商已达10.62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内资依存度为8.1%。因此,延边州要集中力量积极争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地的资金,主动承接东部大企业的零部件来料加工、原料及成品仓储等配套加工产业的转移。在引进国内资金时,要着眼长远,通盘考虑,做好统筹规划,引导内资向延边州的工业特别是支柱工业聚集,向中心城市聚集,以提高现有产业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避免过度分散投资。
延边州及全省历年对外开放情况
年份
|
延边州
|
吉林省
|
进出口总 额
(万美元)
|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
外 贸 依存度 (%)
|
外 资 依存度(%)
|
对 外 开放度(%)
|
对 外 开放度(%)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
6390
14548
30712
46770
38345
15453
21020
22757
22975
27875
30720
30723
33912
40848
57249
|
119
272
362
3011
6760
7831
13386
9453
4628
3312
2875
3211
4027
4271
5029
|
7.68
16.56
31.02
38.65
37.91
13.86
16.46
16.83
16.56
19.02
19.62
17.81
18.11
19.69
24.40
|
0.14
0.31
0.37
2.49
6.68
7.03
10.48
6.99
3.34
2.26
1.84
1.86
2.15
2.06
2.14
|
7.83
16.87
31.39
41.14
44.59
20.89
26.93
23.82
19.90
21.28
21.45
19.67
20.26
21.75
26.54
|
11.30
17.27
21.43
38.88
38.57
26.83
23.85
16.34
11.85
13.08
13.52
14.92
15.69
21.91
2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