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区域经济
 
 
江西以红色旅游促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4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的“红色旅游”牌越打越熟练。10月28日举办的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一)

    江西省联合国家有关部门主办的首个红色旅游博览会,获得了旅游界的热烈响应,不仅全国知名红色旅游景点在此集体亮相,而且吸引了1000多家旅游企业参会。江西省组织了强大的阵容参展,极力宣传提升江西旅游形象,务求将其打造成江西的“金字招牌”。

    江西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革命旧址、故居以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500多处,革命纪念馆有19个。其中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瑞金革命旧址群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革命旧址。截至2005年7月,江西共有9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进入新世纪后,江西省委、省政府认为,革命老区是一个可以引以自豪的金招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新时期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日益升温,江西以红色为内容、以旅游为载体,宣传革命传统和革命历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04年,江西制定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为做强做大旅游业确定了方向。江西还加大了发展红色旅游的资金投入,从2001年至2004年间,累计投入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资金3亿多元。连接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如今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和上饶红色旅游区均有高速公路相通。以井冈山为龙头的全省红色旅游的布局和一批成熟的旅游产品已经形成。

    (二)

    记者从本次红博会获悉,在江西,红色正成为旅游的主色调,红色旅游正被打造成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线。2004年,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红色旅游的总收入77亿元,分别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32.7%和31.9%。

    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整个旅游业乃至促进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红色旅游辐射的综合效应已日益凸显。红色旅游激活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江西省农业和种植业逐步演变为外向型经济产业。自2003年以来,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已成为井冈山市的最大产业,2004年红色旅游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已超过35%。赣南的水果曾是“养在闺中人不识”,红色旅游兴起后,当地人真正认识到了赣南水果的市场价值,他们改良品种,发展绿色食品,如今赣南的脐橙、蜜桔、柚子等水果远销海内外。

    (三)

    红色旅游让江西人尝到了甜头,但在热点层出不穷的旅游市场,它会长久地“火”下去吗?

    从本次红博会上,记者发现江西省正在寻求升级应对之策:

    在巩固原有的游客源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红色旅游的市场定位。一是由面向国内市场到面向国际市场,不断打造符合国际旅游的产品,开拓海外市场。2004年全省红色旅游区接待的入境旅游者9.6万人次,同比增长71.6%;二是面向社会大众,在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建设上,特别注意了使红色旅游景区既适合年轻人的旅游时尚,又符合老年人的旅游需求。此外,发展红色旅游要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江西在“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上要求,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不仅适合于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要适应休闲、观光和度假,“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齐全。

    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实现协调发展。本次博览会的主题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江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居全国前列,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处处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这是红色旅游的有力衬托。此外,江西还有景德镇瓷器、南昌的滕王阁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记者 廖国良 周雷 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