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张晓松、何雨欣)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1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说,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与此相关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活动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相关资料已广泛提供给社会利用。
据汪民介绍,截止到2005年,中国陆地1:100万、1:25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部完成,1:50万区域化探完成135万平方公里,1:20万区域化探完成陆地可测面积的76%。此外,近几年开展的地下水调查和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工程,有效解决了云南、广西、四川等省部分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和饮用水问题;全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和煤、铁、铜等10余种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分析评价全面完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地质调查的成果资料也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利用。截止到2005年,政府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地质资料达9.6万种。其中区域地质调查报告5000多种,矿产勘查报告5万多种,水工环勘查报告8000多种,物化遥调查报告1万多种,地质科学研究报告1万多种。这些报告中已经数字化的就有1.3万种。
汪民表示,今后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开展地质调查活动,扩大地质资料公开利用范围,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组织开展大量调研论证工作,研究地质资料利用难问题。同时,还将通过明确程序、技术处理、加强服务等方式,使我国馆藏的地质资料能够更加广泛地提供给社会利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