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区域经济
 
 
西部开发办提出东西合作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8日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杭州11月17日电 记者苏民报道: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今天在杭州召开的“加强东西协调互动座谈会上”指出,要用新的思路推进东西协调互动,主要内涵是:政府引导是基础,企业运作是主线,利益共享成为纽带。同时,东西协调互动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据悉,随着西部大开发为东部各类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空间,加之东部近来市场日趋饱和,用地、电力紧张等因素,东部企业纷纷西进,正逐步成为东部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据对我国东部8省市的不完全统计,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东部为西部无偿捐助资金及捐赠物资折款近77亿元,而东部企业到西部的投资总额超过了5000亿元,企业开始成为我国东西合作的主体。另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西部投资的东部企业已达3万多家,其中,上海、浙江企业在西部实际投资总额均超过1000亿元,仅浙江在西部创办的企业就超过1万家。东部许多省市90%的西进企业获利情况比较好,东部企业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投资创业活动中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回报。

    王金祥副主任表示,过去以政府为主体的东西合作主要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向西部地区提供无偿援助。随着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企业逐渐成为东西合作的主体,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开始成为东西合作的主要形式。

    王金祥还特别强调,要把健全扶持机制,推进东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列入加强东西协调互动的五项任务之一。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政府不断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扶持力度。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东西互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考虑到市场作用的缺陷和市场机制的不足,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今后国家将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对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强扶持,缩小东西部地区居民享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让全体人民同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