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时政专题
 
 
十五期间天津城市容、市貌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9日   来源:天津日报

    “十五”前四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960.79亿元

    2004年底城市道路长度达到4240.3公里

    城市居民住宅供热面积年增1100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25%提高到35%

    天津日报讯(通讯员槐克刚毛涛记者张璐)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改善百姓生活环境质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据统计,“十五”期间是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史上投资最多的五年,也是津城市容、市貌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

  基础设施投资再创新高。“十五”前四年,本市用于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960.79亿元,比“九五”期间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多290.66亿元,增长43.4%。其中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投资达424.65亿元,用于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124.72亿元,用于煤气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12.94亿元,用于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的投资达21.37亿元,用于公共服务业的投资达377.11亿元。

  公路建设再掀高潮。“十五”期间,本市先后新建了津滨高速、津沽二线、津蓟高速、丹拉公路、津滨轻轨一期、城市快速路网等工程,不仅使公路运输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构筑起了快速的交通体系;市内卡口道路改造以及即将通车的地铁一号线工程,将极大地提高市民的出行能力。2004年底城市道路长度达到4240.3公里,道路面积5897.2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期增加632.3公里和1729.2万平方米。

  供热面积大幅度提高。为了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水平,本市采取新建与充分利用现有供热能力相结合的办法,使城市居民住宅的供热面积以每年11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由2000年的4558万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8970万平方米,四年间增加了4412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比“九五”末期提高22.3个百分点。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了美化、绿化城市,园林、城建部门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兴建了一大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景绿地。截至2004年底,本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分别由2000年的25%和5.4平方米提高到35%和8.1平方米;园林绿地总面积已达14238.1公顷,比2000年增加了6688.1公顷,增幅为88.6%,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094.4公顷,增加了近1倍;公园由2000年的168个增至1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