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产业经济
 
华东电监局召开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座谈会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9日   来源:电监会网站

    为了配合华东电力市场规则的完善,建立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华东电监局邀请华东四省一市物价局、电力企业专家在浙江召开华东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座谈会。座谈内容包括“电力市场平衡帐户”的设立及管理办法、竞价机组上网最低最高限价的设立、与输配电价改革的衔接等。

    华东电监局市场处、价财处、华东电网公司财务部分别介绍了华东电力市场日前规则及模拟情况、华东电力市场平衡帐户管理办法、华东电力市场结算办法及华东电力市场月度模拟限价测算方案。与会专家就以上专题发表了充分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研讨时指出,这种由区域电监局联合地方物价局召开电价座谈会的形式很好。电力市场建设和电价形成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分属于两个部门管理,这种联合座谈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充分探讨,在工作中形成合力。关于销售电价和市场竞价的联动,华东电力市场第三次领导会议将联动确定为市场试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十分重要和明确的,联动周期和联动条件是2个关键,究竟如何确定可以探讨和修正,方法是先将联动办法制定出来,强制执行,同时兼顾国情、省情,灵活制定联动幅度和周期,方案既要确定又要具有操作性。具体到平衡帐户的设立,目前的平衡帐户管理办法考虑的重点是缺电情况下的联动,帐户盈余情况下的处理规则需要补充完善;目前华东区域没有执行载体,在帐户规则制定时要兼顾省间利益的平衡;在平衡帐户中要明确启动申报预警机制的程序。关于电价改革与市场的衔接,认为输配电价改革需要与电力市场建设齐头并进,同步配套衔接更能真实地反映市场。关于上网电价最高最低限价的设立,应当通过论证确定比例,引导合理的报价,没有必要人为设立峰谷限价。

    国家电监会价格财务监管部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东北、华中、南方等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进展情况。关于此次会议的工作形式,在区域电力市场这个平台上,由区域电监局听取地方物价局意见建议,拿出初步方案上报,共同推动市场建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这次会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建立联动机制、设立平衡帐户、设立限价、明确结算流程是华东电力市场试运行的关键因素。关于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的联动,应该与煤电联动一样,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联动机制,东北的方案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各区域电力市场的联动办法与之应该基本类似;关于上网电价设立限价十分必要,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关于输配电价改革,需要与电力市场建设同步推进,需要一个衔接;关于华东电力市场试运行的条件,认为决定于联动机制的建立和供需矛盾的缓和。

    经过一天的研讨,与会专家就华东电力市场建设相关价格机制问题基本达成共识,华东电监局有关负责人在会议结束时对大家的意见进行了概括:

    1、以华东电监局为主导,联合地方物价局,邀请电力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研讨电力市场建设中的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形式,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2、建立上网侧与销售侧的价格联动机制十分必要,有关联动周期、联动条件的确定需要进一步测算、完善;

    3、建立平衡帐户对于缓解华东电力市场建设初期的矛盾、防范市场风险十分必要,平衡帐户是作为购销价格联动的记帐依据,内容仅含华东电力市场竞价盈余,原则上分省设立、分省平衡,对于帐户设立涉及安徽的利益调整需要慎重研究;

    4、建议设立最高、最低限价放宽,峰谷电价不再设定上、下限价,请华东电网公司财务部作进一步的研究并测算。

    华东电监局指出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但不希望过度调整利益,不影响省际间利益调整,厂网之间的利益调整不要太大,通过联动机制将发电侧的价格波动传导到用户,在不能联动的情况下,暂时设立平衡帐户缓解风险;电厂之间的利益调整也不要太大,所以只拿出了10%的竞价空间。整个电价形成机制应该是从发电侧改革起步,销售侧与发电侧联动,输配电价要在销售侧电价中明晰反映,形成清晰的三段式电价。平衡帐户管理办法将在大家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邀请部分专家进一步修改后定稿。

 
 
 相关链接
·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监会11号令)
· 曾培炎强调抓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