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系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至四川省合江入长江,干流长444.5公里,落差1588米,平均比降3.57‰,多年平均流量309立方米/秒。流域区地跨云南的镇雄、威信,贵州的毕节、大方、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3省13个县市辖区,面积约20440平方公里。水热条件良好,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上游地区过度的垦殖、滥砍乱伐、土法炼硫炼锌等,致使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沙量升高,生态环境退化,中下游区由于经济开发活动相对活跃,小煤窑、酒作坊、小纸厂和城镇污水,正不断地污染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赤水河水质。
近日,贵州省环保局在遵义市组织召开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四川省、云南省环保局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座谈会是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环保系统共同对赤水河流域进行联合保护所做出一个铺垫工作。由于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在干流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一级支流,河流水生生物和流域内生物物种丰富,较好地保持了河流的原生自然状态,三省环保联手,共同保护好赤水河流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上,介绍了赤水河流域的基本环境状况和污染现状,通报了赤水河流域科学调研的结果情况,并对赤水河流域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流域综合管理、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区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三省代表就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充分认识保护赤水河流域的重要性和宣传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强三省的信息交流,就赤水河流域保护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三是加大赤水河流域保护的社会关注度,争取广泛支持,有效的开展赤水河流域的综合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