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成果,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成果的大量涌现。特别是在深圳申请的专利中,有98.3%的专利由企业申请,这表明深圳企业成了自主创新中的绝对主力。
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统计,2004年,深圳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就达到185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35%,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6.73%。
今年1—10月,深圳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25.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3%,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10.89亿元,占总额的57.8%。全市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491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751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达到4410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达到5757件,授权量达到7737件。去年,由企业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占77%,企业的三种专利申请量为8210件,占98.3%。目前深圳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国内大中城市稳居第三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截至目前,深圳专利申请又有新突破,前11个月已达到18024件。迄今,深圳累计专利申请超过70000件,注册商标超过56000件。
在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深圳企业显示了很强的超前意识。2004年,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家就申请专利2300件,蝉联全国“专利王”。据国家专利局数据,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华为专利申请连年以高于100%的速度增长,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关系国家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对企业来说,专利是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它让企业避免损失,更能给公司带来无法估量的利润。2004年,深圳比亚迪股份公司申请专利近400件;2005年,比亚迪的专利申请量将达到700件;2006年,比亚迪的专利申请量将达到1000件,比亚迪规划今后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大约在1000~1200件,而且还要控制专利的质量。目前,比亚迪每年仅专利费就达300多万元。该公司表示,专利为比亚迪创造的利润和避免的损失无法计数。
同时,专利还是让企业站稳脚跟、树立品牌的利器。中兴通讯的移动通讯设备,长城的计算机系统,安科的医疗器械,创维的数字电视,金蝶的软件产品,科兴的基因工程产品,海普瑞的医药产品,长园的新材料……这些在业内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能成为申请专利的绝对主力,深圳市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深圳市近年来积极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提高了深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从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最近获得通过,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自有知识产权体系。它围绕建设创新活力迸发、维权保护有力、服务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充足、效益产业集聚的知识产权强市这一战略目标,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战略的核心,坚持“加大保护、以保护促创新”的原则和“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指导思想,从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维权保护、环境条件、经济贡献四个方面提出了20项定性、定量的分类指标。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利用、人才、合作、普及等环节全面推进,以“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对企业来说,坚持“企业为大”的原则,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吃了一颗定心丸。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际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段瑞春教授日前在深圳表示:“我相信,深圳一定会成为获取与保护知识产权的高地。”
据介绍,深圳自主创新的基本目标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形成新时期深圳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日渐完善,企业已经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主角,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记者 杨阳腾 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