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环境由于地质作用等原因不断恶化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0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张晓松)  湖泊干涸,冰川萎缩,草场退化……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调查发现,由于地质作用等原因,青藏高原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大约11万年到4万年前,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和北部,发育了一系列面积在几万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如西藏中东部的古纳木错,西藏中西部的扎布耶查卡与塔若错、学里错、孔且错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调查发现,这些古湖泊从更新世中晚期开始发生分化,并逐步萎缩,目前已形成数十条古湖岸沙堤。随着湖泊退缩,湖积平原中入湖河流开始断流,并出现盐碱化、沙漠化及草场退化。现代湖泊也正在干涸、萎缩。

    遥感地质与区域地质调查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萎缩,雪线升高,冰川范围缩小、冰川体积急剧下降。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来自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导致气候变干,使青藏高原水量补给不足。

    同样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青藏高原腹地正向更加干旱、寒冷的方向发展,现有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则向沙漠、荒漠和高寒荒漠植被方向发展,草场将进一步退化,土壤将进一步沙化和盐碱化。同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也加速了这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期,将使这些被破坏的植被很难恢复。(完)

 
 
 相关链接
· 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是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前提
· 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 环境友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 藏羚羊新疆栖息繁殖地全部成为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