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2月26日电(记者 高友清)近5年来,湖北三峡库区投入23亿多元,已建成一批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对重点污染源、危险废物安置处理等项目,使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的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有效保护了三峡蓄水后库区的水质安全。
据湖北省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茂介绍,"十五"期间,湖北在省境内三峡库区及影响区实施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重点污染源治理、支流综合整治、生态建设、流动污染源治理、库底固体废物清理等方面共83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共投入23.49亿元,其中,国家补助逾10亿元。到2005年10月底,已有55个项目71个单项工程建成,其中65个单项工程已投入使用,在县城和集镇建成的污染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4万吨。
一批水污染防治项目陆续建成和投入使用后,湖北省三峡库区污染控制能力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2004年与2001年比,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年排放总量减少了13266吨,下降了37.3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