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江苏省扬州市注重规划先行,依靠科技推动,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9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扬州市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以来,扬州市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强化全民节水意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扬州城市节水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节水先进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扬州市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规划建设,提高城市节水基础性工作水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扬州市根据城市水资源状况、水环境容量和城市功能、规模、产业结构,先后编制了城市节水“八五”、“九五”、“十五”及“2010”规划和《扬州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狠抓地下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取水许可和凿井许可制度,加强监测。市区地下水开采量由最高1300万吨/年,降至目前的450万吨/年;深井总数也从160眼降至114眼。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市区地下水水质、水位、水化学类型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地下水资源基本实现采补平衡。

二是加强计划管理,提高城市合理用水水平。扬州市先后4次对月取水500吨以上的用水单位进行了水量平衡测试,累计测试的水量分别占工业和生活取水量的91.1%62.6%,进一步规范完善了用水原始记录、台帐、报表和供排水管网图。为提高地下水管理水平,1998年扬州市与南京大学共同研制了《扬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模拟和开发管理模型》,该模型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2000年又开发研制了《扬州市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与管理模型一起使用,实现了地下水管理由过去定性经验管理向定量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是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发展节水型经济,创建节水型城市,建立节水型社会”为中心内容,以“生命与水同在”、“节水卫士在行动”、“节水知识进万家”为主题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节水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四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科学用水水平。多年来,政府拨款600多万元,企业配套5500多万元,共完成520余项节水技改工程,使市区的日循环水量达29.65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8.6%提高到75.98%;万元产值取水量由280吨下降为22.4吨。加强对卫生洁具的生产、流通、设计、安装、质监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到2000年底,全市已完成所有老式卫生洁具的改造。政府专项拨款改造公厕节水器1066套,有效控制了水冲式公厕长流水现象。

五是加大节水型企业创建力度,提高节水型城市创建水平。全市每年都制定企业(单位)创建计划,先后确定120余个用水单位作为全市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重点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加强整改。目前,全市有96家企业(单位)被命名为“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为扬州市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来源:江苏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