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马晓伟关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讲话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30日   来源:卫生部

 广泛动员 加强领导  
 扎扎实实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在动员部署“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 马晓伟
 (2005年4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这是全面启动工程实施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下面,我就做好项目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重要性的认识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始终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下,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在防治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卫生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不少农民长途跋涉,异地就医,也加大了经济负担,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几十年的农村卫生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要从根本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的机制就是要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为基层农村培养适宜的卫生人才,建立起能够长期服务于农村的医疗服务队伍,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发挥城市卫生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组织了许多优秀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培训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强化巡回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对口支援,城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建立了协作关系,城市医院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直接为农民送医送药,治病救命,体察民情社情,也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调动了为农村卫生事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为了有效发挥城市医院的资源优势,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提高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此带动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总结多年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经中央领导同意,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同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方便农民就近获得较高水平的、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在三年内,组织城市万余名医师对口支援农村县医院,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今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特别抓好项目的起步工作,力争实现项目“开门红”。

    二、整体部署、全面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

    根据《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要求,计划在三年内选拔城市万余名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并在试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制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医院、西藏自治区4所县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所团场医院,共计600所县医院,其中含10%的县级中医医院。东部各省、直辖市根据《“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也要组织三级医院开展对本省、市卫生工作基础较差的县医院的支援工作。同时,二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试点工作在甘肃省30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贫困地区扩展。

    关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具体部署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总的原则。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要按照中央指导、地方实施,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务求取得实际效果,不能走过场,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第二,落实项目经费。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所需工作补助经费的标准,由各省级财政、卫生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支出水平以及财力情况等合理核定。所需补助经费由中央、省、市财政共同负担,列入卫生经费预算。项目执行第一年按照每名派驻医师年均2.4万元对中西部地区派出医院给予补助,以后年度补助标准,根据实际考评情况核定。东部地区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研究安排。

    第三,统筹项目安排。将项目实施与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卫生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派锻炼的规定结合起来。各项目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三级医院每年向本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每个县医院派驻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根据需要也可以遣派一名护理管理人员。每名派驻人员连续工作一年后可以轮换。

    第四,选派好人员。基层农村卫生工作能否真正做好,项目工作能不能收到实效,关键要看我们派出了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能不能为农村县医院办实事,能不能为农民群众看病就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对医疗技术人员的选派,一定要从支援医务人员的资质和受援单位需要什么样专业的专家两方面考虑,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和县医院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派出医院专业特长,选准学科,派出骨干,专业对口,保证条件,确保派出医师真正发挥作用,确保农村县医院和农民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第五,加强经费监管。各级财政安排的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补助派出医院为派出医师支付的工资、津贴和适当的工作补贴。省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开展此项工作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包括补助资金来源、标准、使用范围、内容、要求和绩效考评办法等。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应严格执行项目方案及有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得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省级卫生、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考评。

    三、广泛动员、号召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一)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学习教育和动员工作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人员多的大工程,要在医务人员中广泛开展学习动员工作,营造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这项工程的实施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教育,努力培养和锻炼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医疗卫生队伍。项目的实施,对于派出医师和受援机构的医务人员都是一次极好的培训和考验,项目工作应当成为我们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经常性、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再多的投入也不可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要注重在工作中锻炼和培养我们的医务人员,真正为农村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卫生人员队伍。

    (二)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我们的医疗卫生队伍是在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过得硬的队伍,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大力倡导下,白求恩精神始终是医务人员的一种道德风范,一种精神动力,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优良传统。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好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去。我国农村存在巨大的医疗需求,城市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去服务、锻炼、指导、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增强对国情、对农村、对农民的了解,亲身感受到农民,尤其是中西部农民的就医困难,以及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渴求,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医务人员离开大医院、离开大设备,工作能否做得好,能否发挥自身的作用,是对同志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检验。我们要把维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业不正之风,用努力的工作,精心的诊治,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要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

    做好这项工作无论是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都需要做大量具体的工作。支援医院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组织安排下,由院领导带队到受援医院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与受援医院签订支援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要做好动员组织工作,要将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县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工作的医师选拔出来,安排他们参加支援项目。要组织好相关技术的对口支持,搞好对口帮扶培训工作,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派出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

    受援医院应当安排好支援医院医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组织好相应的人员培训工作。支援医院医师和受援医院的医务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培训医院医务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四、加强领导,切实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职责

    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实施部门要端正思想、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主管领导亲自抓,层层抓落实,对于开展支援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卫生部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定、提出工作目标、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财政部负责安排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省具体执行方案并组织实施。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补助经费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按照《通知》要求,卫生部将与各项目省人民政府签订项目责任书。

    为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项目办公室”。各地也要组成工作班子,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认认真真地把这项为民服务的好事办好、为民分忧的实事办实。

    (二)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

    卫生部和各项目省、区、市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讨论项目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项目实施进展,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实。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并与中医部门密切配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各支援医院工作,统筹安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支援医院及各支援医院派驻地点、任务和目标;明确支援与受援医院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各项目省、区、市制订的执行方案,应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

    (三)进行总结评估,开展绩效考核

    受援医院要对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派驻期间违纪的人员,受援医院要通报支援医院,由支援医院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处理。

    项目结束前,受援医院和支援医院要共同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书面总结。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全省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和评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组织对各项目省(区、市)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负责汇总各地的年度总结和评估报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应开展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社会效益的绩效评估,为使项目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逐步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各医院要注意加强舆论宣传工作,通过项目开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展现卫生系统的良好行业道德风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国家装备给我们的巡回医疗车开动起来,把国家装备的“光明行动”眼科手术车开动起来,把健康教育活动和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起来,请新闻单位和大众媒体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健康报要开辟专栏,广泛宣传报道各地进展情况,营造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政府为加大农村卫生工作力度,旨在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工程。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在项目结束时,能够形成一项制度,为广大农村基层留下不走的医疗队,长期服务于农民群众,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比较优质、经济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