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张翼,《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2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汝信、里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178页。
[2][2] 厉以宁,《面对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3] 《胡鞍钢:我国实际失业率应是8%》,北京,《中国改革》,2000年第2期,第19页。
[4][4] 莫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2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汝信、里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167页。
[5][5] 唐钧、王婴,《基础整合的失业保障方案》,《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景天魁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184页。
[6][6] 温铁军,《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相关制度安排》,《200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汝信、陆学艺、单天伦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7][7] 胡安钢,《中国发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李京文,《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张守一,《农民收入与消费分析》,《2001年中国经济蓝皮书》,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和第143页。
[8][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北京,国家统计局2001年编,第56页。
[9][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北京,国家统计局2001年编,第57页。
[10][10] 历以宁,《面对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11][11] 历以宁,《面对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2][12] 朱雍,《2000—2001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前景》,《200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汝信、陆学艺、单天伦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13][13] 厉以宁,《面对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14][14] 莫荣,《就业: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与抉择》,《200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汝信、陆学艺、单天伦等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15][15] 《胡鞍钢:就业模式应走非正规化之路》,《中国新闻网》,2001年9月8日
[16][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提要:2001》,北京,国家统计局2001年编,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