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宁南山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摆在了突出位置。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回族在校生46.7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5.74%,达到全区回族人口的自然比例。其中,回族小学生占42.34%,初中学生占31.66%,普通高中23.8%,普通本专科生比例提高了4.38%,回族中学生在校生比例提高了6.51%。
回族人口教育普及程度空前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8年首先在川区县(市、区)回族聚居地实现了“两基”目标,2002年在宁南山区实现了“普初”目标并转入“两基”攻坚,2007年全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目前,全区回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长了18.4个百分点;女童入学率达到97.6%,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长了36.4个百分点。
民族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先后实施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移民吊庄地区学校建设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Ⅰ期、Ⅱ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宁夏回民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宁夏六盘山高中建设工程”以及“世界银行贫困Ⅱ项目、贫困Ⅳ项目”等教育重点工程,总投资23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校23.4万平方米,改造危房72万平方米。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十五”期间,共培训教师9.7万人次。培养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000名,初步形成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全区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从2000年的97.14%提高到98.04%、初中教师从2000年的89.3%提高到96.37%、高中教师从2000年的69.7%提高到82.44%。
民族职业教育从无到有,正在显现活力。基本建立了从初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并在回族聚居地区建立了中等专业学校5所,职教中心1所,职业中学7所。近年来,在实现职业教育连续扩招的基础上,2005年又取得了职业教育招生任务比2004年翻一番的突出成绩。
民族高等教育长足发展,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全区回族考生的录取比例已从10年前的18%提高到了32%。宁夏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硕士教育和本科教育实现了大的跨越,全区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阶段,总规模达到了6.7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18%。(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