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云南省积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经济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高。预计2005年末全省生产总值将达到3100亿元,五年净增1300多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了550多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超过“十五”计划年均增长8%左右的目标。2004年,全省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04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30.6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预计2005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7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更为合理,由2000年的22.3∶43∶34.7调整为2005年的19.4∶45.9∶3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稳步提高,预计2005年达到30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2%,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五年完成公路通车里程16.8万公里。至2004年末,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达2327.3公里。完成版纳、迪庆、思茅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昆明新机场、腾冲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文山机场开工建设。“十五”前四年,全省内河航运通航里程增加1184公里;预计200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29.5%以上,超过“十五”计划26%的目标。
以人为本,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预计到2005年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04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9.85%,比2000年提高4.9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2%,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发展,基本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十五”期间,每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未超过4.6%,实现了“十五”计划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预计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计“十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超过增长7.6%的计划目标。
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环保直接投资约占同期全省GDP的1.2%,比“九五”末期提高0.4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由44.3%提高到5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1%。
全方位对外开放蓬勃展开,区域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预计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25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7.9%,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十五”期间,预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6.6亿美元。累计引进省外资金496亿元。
改革不断深化,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正在突破。国有中小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预计到2005年末,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35%。预测结果显示,“十五”计划主要指标中,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第三产业比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未完成计划,其余经济、社会指标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目标,“三步走”战略部署成功迈出第一步。(云南省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