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五”期间广西经济增速创新高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十五”期间,广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任务,经济发展相继实现了两个重要目标,即2004年实现了以GDP突破3000亿元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和2005年将实现以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为主要标志的“双过千”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经济增长速度创十年来增长新高,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十五”期间是广西经济增长波动最小、稳定性最好的时期。从2003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第三季度已经连续8个季度GDP增长率超过了11%,呈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同时,“十五”也是通货膨胀率最低的时期,2001—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高只增长4.4%,比“九五”的最高指数低2.1个百分点,2005年将回落至3%以下。

    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广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左右,高于计划目标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4%,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10.7%提高到12.2%。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五大区域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兴桂战略深入实施,优势产业迅速成长,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桂东、桂南、桂西、桂北、桂中五大区域基本呈现同步提高、竞相发展的格局;区域特色经济格局进一步形成。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6.3:36.5:37.2调整到了2005年的23.1:41.5:35.4。

    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500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60%左右。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平果铝氧化铝三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十五”累计新增主要生产能力:高速公路598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465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38万千瓦、钢铁300万吨、氧化铝40万吨、水泥600万吨、汽车20万辆。

    经济开放度越来越高,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2005年全部取消农业税,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投资、财税、价格等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十五”累计利用区外资金833亿元,利用外资30亿美元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区域合作日益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使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了广西开放形象。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呈现新亮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五”年均分别增长8.8%和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五”年均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5%;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5万人左右,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大幅降低。

    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旅游业逐步成为广西的重要产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及东巴凤三县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大会战告捷,扶贫开发取得新成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