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山东省]“十五”期间山东主要计划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十五”期间,山东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做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与山东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克服非典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最快最好的时期,“十五”主要计划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国民经济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于2002年突破万亿元大关,预计2005年可达到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比“九五”高2个百分点,人均达到2300美元左右。预计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

    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预计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330多亿美元,是“九五”的2.6倍;出口总值达到470亿美元左右,比2000年增长2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1.6%提高到48%。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9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重点建设成就显著。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投资率平均达到4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6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257公里,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3.7亿吨,电力装机总容量3600万千瓦,比2000年分别增长58%、17%、131%和80%。

    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好态势。预计城镇化水平达到45%左右,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最密集的城市和产业聚集区之一。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基本实现,自来水受益村比重达到65%左右。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能力不断提高,预计五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近2万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更加巩固,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17万人,比2000年增长2.9倍;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3%和7%;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1和28平方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700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保护得到大力加强,循环经济有效推进。单位GDP能耗降低3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山东省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