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铁路]“十五”期间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以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标志,铁路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4年以来,全路共安排以客运专线和煤运通道为重点的新开工项目89个,建设规模超过60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到2005年底,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达7.5万公里,比“九五”末增加7000公里,增长10%,是改革开放以来铁路新增营业里程最多的五年。

    技术装备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成功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和大功率内燃、电力机车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加快推进国产机辆装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成功研制了23吨轴重通用货车,对既有货车实施时速120公里技术改造,货车总载重能力较“九五”末增长近50%。全面实施《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为重点,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内涵扩大再生产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实施提速战略、发展重载运输、优化运输组织等措施,不断挖掘运输潜力,客货运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全国铁路日均装车2003年突破9万车,2004年突破10万车,2005年突破11万车,实现三年三大步。“十五”期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13.54亿吨,较“九五”增长33.2%;旅客发送量完成53.46亿人,较“九五”增长9.5%,是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对煤炭、石油、粮食、化肥农药、口岸及抢险救灾、防疫等重点物资运输,千方百计予以重点保证,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需要提供了可靠保证。“十五”期间,国家铁路煤炭、石油、粮食运量分别完成45.2亿吨、5.5亿吨和4.7亿吨,较“九五”时期分别增长33.1%、35.4%和42.9%。

    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十五”期间,铁路成功实施了两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客车时速160公里以及上运行区段由过去的400公里提高到14025公里,首次推出了一站直达特快列车,主要城市间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在较大客运站深入开展“树标塑形”活动,客运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深化货运方式改革,简化货运承办手续,适时推出行邮专列、集装箱班列、冷藏班列等货运新产品;对重点企业实行大客户管理,搞好产运销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企业货主,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

    运输经营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路运输收入共完成8060亿元,较“九五”增加3445亿元,增长74.6%,年均增长13.2%。2005年,全路实现运输利润70亿元,较2000年增加65亿元。多元经营实现大发展。“十五”期间,全路多元经营预计完成营业收入3630亿元,比“九五”增长一倍。(铁道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