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社会稳定]出入境管理工作成就显著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十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维护稳定、强化管控、深化改革、服务社会、方便往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紧密围绕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简化手续,方便往来,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十五”期间,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出入境管理在促进对外开放和服务经济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实施了一系列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新举措。一是在内地居民出入境方面,充分保障公民出入境权益,逐步放宽各种限制。2002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大中城市实行凭户口簿、身份证按需申领护照工作,取消了公民出国境申请提交境外邀请函和签发护照时附发出境登记卡的规定。目前,已有200个大中城市实行公民按需申领护照。2003年7月开始,经国务院批准,陆续在广东、北京、上海等11个省(直辖市)部分城市开办居民个人赴港澳地区旅游(简称“个人游”),累计办理内地居民“个人游”签注1800多万个。二是在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大陆)方面,采取延长深圳罗湖、皇岗等口岸的开放时间(从2003年1月27日起,皇岗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简化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在大陆居留手续,扩大长期居留和多次入出境签注适用范围等多项改革措施。三是在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方面,公安部、外交部颁布实施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建立了我国的“绿卡”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在我国永久居留,截至2005年11月,共批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687名外国人在我国永久居留,为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和资金、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公安部已授权31个城市设立口岸签证点,对部分国家公民在规定时间内到国内部分地区实施免签证政策。此外,还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工作,全国对外开放县(市)已有2650个,占县(市)总数的92%。据统计,仅200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审批签发中国公民因私护照447.95万本;为外国人办理各类签证1693.25万人次;全国各口岸检查出入境人员2.75亿人次;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941万辆(架、艘)次。“十五”期间,出入境人员平均每年增长近11%,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平均每年增长8.4%。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树立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开放进步的形象。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了便利、快捷、优质的出入境环境。“十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努力创造便利、快捷、优质的出入境环境。在公民出国境申请的受理、审批方面,各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开设出入境管理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网站、证件自助申请系统、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信息语音查询系统、手机短信服务系统以及通过邮政网点领取出入境证件等改革措施,不断缩短受理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居民均可在15个工作日内申领到出入境证件,个别地方居民仅需5至10个工作日即可申领到证件。外国在华人员向我公安机关申请签证和居留许可一般仅需5个工作日便可获得。口岸边防检查方面,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旅客量较大的边检口岸的执勤现场,设立“中国公民专用通道”,并陆续推出了改革入境登记卡填报方式、实施国际航行船舶网上预报预检、放宽外国船员以及中国台湾船员登陆住宿限制等多项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加快了口岸通关速度。200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深入开展文明窗口建设达标活动,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窗口的硬件、软件建设,积极推行警务公开,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告知制。在正常情况下,受理各类出入境证件每人不超过10分钟,保证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到出入境管理部门不超过3次即可领取到出入境证件,在最大程度上为群众提供方便。几年来,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部门在人员减少、任务量持续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世博会、财富全球论坛年会等多项重大活动和抗击“非典”期间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和口岸安全保卫任务。2005年8月,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罗湖边检站五队被国务院授予“模范边防检查队”荣誉称号。

    大力推进出入境管理科技建设进程,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十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主动适应我国出入境活动“大进大出”对出入境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不断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专业化水平。2005年下半年,第四代边防检查信息系统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新系统达到了“加快验放速度,提高控制能力,强化内部管理”的设计目标,旅客的通关时间缩短到现在的不超过45秒,港澳旅客的通关时间缩短到15秒以内,全国各边防检查站的验放数据可以在2小时内汇总到公安部出入境管理中心数据库,为全国公安机关提供查询服务,口岸的控制能力、服务质量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除不断升级与完善边防检查信息系统外,边防检查部门还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2005年上半年,珠海拱北口岸、深圳罗湖口岸港澳居民自助通关系统开始试运行,通过指纹、人像比对,由旅客自助完成证件查验程序,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受到了出入境旅客的好评。

    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始终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方针,在确保国门畅通的同时,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方面,不断加大打击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打击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能作用,与各有关警种、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办案机制,共同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暨反偷渡专项行动的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部署开展了以“破大案、抓蛇头、断线路”为主要内容的“捕蛇”行动和以清理“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为重点的“秋风”专项整治工作,共破获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案件242起,清理、遣送非法入境外国人6331人次,查获口岸非法入境案件1404起2338人次,先后侦破了“12•9”特大制贩伪造香港特区护照组织他人偷渡犯罪团伙案件、“3•5”特大制贩伪假出入境证件案件等一批大案要案,有力地震慑了偷渡集团,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2004年3月,公安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开展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的“春雷”专项行动,共清查出入境中介机构7000余家,查获涉及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的刑事案件100多件,劝阻拟非法出国劳务人员800余名,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为维护国家正常出入境管理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全国边防检查部门努力提高口岸综合控制能力,防范和打击各类渗透、破坏和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口岸边防检查执勤人员识别伪假护照证件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相关设施,对口岸可能发生的恐怖、闯关、冲关等各类突发事件,做到反应迅速、控制得住、处置得当。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全国边防检查部门查获持用伪假证件人员16450人次,发现和查获危害国家安全和刑事、经济犯罪分子102243人次,处理境外遣返人员98684人次,及时阻止了一批法律规定不准入出境人员,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公安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