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天津教育事业再创新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十五”期间,天津市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主要教育指标的综合实现度达到90%,区域教育能力保持全国前三位。

    教育投入明显增长。随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完善,天津市的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九五”末的30.87亿元增加到65.71亿元。教职工待遇、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三个增长”得到落实。

    教育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基础教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天津市学前教育3至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1%;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一年、二年教育;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在99%和95%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超过97%。在学前和“普九”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我市高中阶段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0%,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示范性高中达40所,接受优质教育的高中生比例超过了75%。二是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天津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32万人,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到4000人,使天津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城市。三是职业教育保持一定优势。“十五”期间,天津市职业教育资源日趋优化,具有天津特色的高标准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层次结构明显升级,普职结构日趋合理。目前全市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3所、中等职业学校151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所,65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4个国家级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60%以上的中职新生可以在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校接受优质教育。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超过12万人,是“九五”的3.6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初步形成。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专网——天津教育科研宽带网和最大的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北方教育网站。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校校通”工程圆满完成,中小学生机比达到12:1,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保证。

    学校布局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间天津市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基本完成,市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得到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示范高中在全国显现突出优势。此外,高校新校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改扩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普通本科高校校均规模接近万人,相当于“九五”末的2.3倍。(天津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