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通信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05年9月,全国固定电话3.49亿户,比“九五”末期净增2.0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3.83亿户,增加2.98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5.7%。到2005年6月,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03亿人,比2000年底增加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从2000年底的1.8%增加到近8%。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十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信息产业增加值达9447亿元,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4%增加到7.5%,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开展。汽车、机床、煤炭、电力、石油、冶金、机械、采矿、建材等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开展,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国家重点企业基本普及了CAD/CAM,绝大部分企业实现了自动化办公,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一些企业开始实施MRPⅡ、ERP和CRM等系统。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迅速,部分行业和地区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共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网络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到2004年底我国共有WWW网站66.9万个,较2000年增加40.4万个,IP地址5600万个,在线数据库达30.6万个,互联网中文信息比重由2000年底的77.5%上升到2004年底的89.6%。

    电子政务取得较大进展。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迅速,政务信息公开成效显著,到2004年底我国93%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3%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GOV.CN网站达到10260个。

    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逐步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电信条例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电信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的实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及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广泛开展。(信息产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