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规模和传输容量世界第一。截至2005年9月,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分别达到3.49亿户和3.83亿户,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比“九五”末净增2.05亿户,年均增长19%,主线普及率达到26.6线/百人,是“九五”末的2.42倍;移动电话比“九五”末净增2.98亿户,年均增长35.8%,普及率达到29.1部/百人,是“九五”末的4.47倍。截至2005年9月,全国光缆总长度383.3万公里,5年新增262.1万公里;长途交换机容量1321.4万路端,新增756.9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设备容量)4.58亿门,新增2.79亿门。
覆盖全国的高速互联网初步形成。截至2005年6月,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03亿人,比2000年底增加0.8亿人,规模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从2000年底的1.8%增加到近8%,宽带接入用户达3165.1万。截至2004年底,分组交换、DDN、帧交换/ATM、互联网专线及宽带业务网网络规模达3732.7万端口,比2000年增长357%;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从零发展到3578.1万端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十五期间,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CDMA网络,CDMA1X和GSM两个移动通信网络成功互联互通,并行运营。自主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SCDMA成为国际主流标准之一;开展了3G终端及系统产品试验,划分确定了国内3G频率,为3G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通信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截至2005年11月底,行政村通电话比重已由“九五”期末的80%提高到97.1%。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能力也有较大提升,截至2004年底,全国约有96%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信息产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