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预期效益]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2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一项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工程。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比较发达的精华地区,地面普遍较低,全靠各类总长为3300多公里的大小不一的堤坝来保护。

自古长江洪灾频繁,最大洪水量可达110000立方米/秒,而荆江至武汉段每秒排洪能力仅6000070000立方米。由于长江上游洪水来量大与中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道过洪能力小的矛盾十分突出,两岸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悬河”。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溃,将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约2000万人口、2300万亩(153万公顷)农田和一批重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交通要道的安全。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巨大的防洪库容,使其能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荆江地区的防洪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全流域型及中下游型洪水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用于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完全能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不会成灾),确保中下游的安全。若遇千年一遇的洪水,配合洪区分洪等其它措施,可防止毁灭性洪灾的发生,其效益是难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据中国的水利专家计算分析,如果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时已建成了三峡工程,采取合理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使长江中游水位大幅度下降(平均下降约1米),则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会根本改观,经济损失也将大大降低。因比,兴建三峡工程,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约12.5万公里平原地区的重要举措。

目前三峡工程防洪效益己开始发挥。三峡水库具备一定调洪能力。2003年汛后,三峡水库抬高水位从135139米水位,三峡水库约有2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三峡办提供)

 
 
 相关链接
· 三峡工程已完成投资1216亿元 三期工程质量优良
· 莱索托首相称赞三峡工程是人类能力和智慧的结晶
· 三峡工程累计完成15万单元工程 质量评定全合格
· 三峡工程左岸14台机组提前1年投产 曾培炎致辞
· 三峡工程正在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 三峡工程已完成投资1216亿元 三期工程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