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工程的主要供水范围是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津浦铁路沿线和胶东地区的城市缺水以及苏北地区的农业缺水,补充鲁西南、鲁北和河北东南部部分农业用水以及天津市的部分城市用水。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向北经河北衡水、沧州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从长江到天津输水河道总长1156公里,黄河以南需建设13级泵站,总扬程65米。东线工程的总调水规模为抽江水量148亿立方米(流量8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水量38亿立方米(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向胶东地区供水21亿立方米(流量90立方米每秒)。东线工程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工程规模为:抽江规模5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亿立方米,扣除江苏省现有江水北调的能力后,新增抽江水量39亿立方米,其中向胶东地区年供水量9亿立方米,供黄河以北水量5亿立方米。第一期工程工期为5年。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用5~6年时间实现东平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的目标。
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一方面延长输水线路至河北东南部和天津市,扩建黄河以南部分工程,另一方面继续完成东线治污工程。第二期工程扩大抽江规模至6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达106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56亿立方米(向黄河以北年供水量达21亿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工期为3年。
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的基础上,除进一步稳定全线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外,继续扩大抽水和输水规模,抽江规模扩大至80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达148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93亿立方米(向胶东地区供水量达21亿立方米,过黄河水量为38亿立方米)。第三期工程工期5年。(南水北调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