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建设进展]库区移民安置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2日   来源:三峡办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工程,其移民和淹没实物数量也是空前的。三峡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既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任务,同时也给三峡库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极为重视和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指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对移民是否能妥善安置,既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又关系到社会安定大局。因此,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生活有保障、经济有发展,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从1985年开始经过8年试点,1993年随着枢纽工程开工而全面展开。实践证明,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是成功的。

    截至2005年10月底,累计到位移民资金504.95亿元,累计完成移民补偿投资434.55亿元。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08.47万人,建设各类房屋4025.51万平方米,搬迁破产关闭工矿企业1509家。重庆库区2005年安排的2万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在迁出、迁入地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全面完成安置对接工作,共对接外迁移民5093户、21986人(占计划任务的109.93%),外迁移民建房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在2006年6月底以前可完成搬迁任务。

    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开始启动,库区柑橘、草食畜牧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重庆市柑橘示范园项目(22800亩)通过了验收,库区部分种牛、养猪示范项目和柑橘加工企业已经建成。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为库区引进了一批好项目,输出了一批劳务,培训交流了一批干部。截至2005年9月,共为库区引入资金近215亿元,实施各类合作项目近2900个,其中经济合作类项目到位资金193亿多元,社会公益类项目到位资金22亿多元。库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重视,张桓侯庙搬迁复建工作全面完成,白鹤梁题刻保护开始实施,石宝寨原地保护设计方案编制完成;一大批地下和地面文物得到发掘和保护,丰富了长江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库区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高峡出平湖,山青水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三峡已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三峡办提供)

 
 
 相关链接
· 三峡工程已完成投资1216亿元 三期工程质量优良
· 莱索托首相称赞三峡工程是人类能力和智慧的结晶
· 三峡工程累计完成15万单元工程 质量评定全合格
· 三峡工程左岸14台机组提前1年投产 曾培炎致辞
· 三峡工程正在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 2005年三季度三峡工程资金到位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