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1955年开始,共进行过3次大的勘测设计工作。
第一次:1955年至1961年。
1955年10月,当时的西北设计分局派遣曹汝桢等4位同志随西藏军区后勤部慕生忠将军一同进藏,就修建进藏铁路的可行性展开沿线调查和收集资料工作(下称踏勘),前后历时近3个月。
1956年,西北设计分局更名为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下称铁一院),并承担了进藏铁路的前期规划工作。
从1956年开始,铁一院对当时从兰州到拉萨的进藏铁路全线进行了踏勘,于1957年完成踏勘报告并上报铁道部。其中第一步即兰青线(兰州至西宁)于1959年便已建成通车;同时,第二步即西格段(西宁至格尔木)从1956年踏勘开始,经过24年的停停建建,也于1979年全线铺通,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
1958年,铁一院开始对最后一段即格尔木至拉萨段展开初步测量(初测),1960年即完成了初步设计、部分定测及部分的施工设计,但1961年因故停止。
第二次:1974年至1978年。
1974年,中央再次将修筑进藏铁路提上了议事日程。遵照上级指示,铁一院在该年三季度踏勘,四季度开展航空测量和方案研究工作。1976年元月完成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方案研究报告》。同年年底,完成线路系统初步设计报铁道部审批,1977年5月,国家计委组织审批通过,铁道部正式下达批复意见。1977年6月,铁一院全面展开定测工作,至1978年7月已将定测桩打到了那曲,距拉萨不足400公里,但不久后即奉命停止,8月12日,第二次勘测工作宣告全面停止。
第三次:1996年至2001年。
1996年,铁一院再次进行了青藏铁路的踏勘,提出了青藏线、甘藏线两条进藏铁路方案规划研究报告。
1998年,铁一院又进行了青藏线预可行性研究,对青藏线工程技术和运营管理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1999年底前完成了研究工作。
2000年,铁一院超前安排了青藏线的初测工作。从3月28日航测地控工作开始,到10月底钻探工作结束,铁一院集结7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从格尔木到拉萨的1000余公里范围内展开了会战。
2001年3月1日开始,铁一院再次全面展开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最高峰时,有1700人的勘测设计队伍同时奋战在这块世界最高的大陆上。2001年6月提交了部分施工图。(铁道部提供)